拉肚子引起的脱水可通过观察症状表现(口渴程度、精神状态、皮肤弹性、眼窝和囟门情况、尿量)及结合体液丢失量判断轻重程度,儿童和老年人有不同特殊考虑,轻度脱水体液丢失占体重2%-3%,有相应较轻症状;中度占4%-6%,症状更明显且生命体征有变化;重度占6%以上,症状严重且生命体征改变大,儿童囟门等观察更重要,老年人代偿能力差需综合多方面判断。
一、观察症状表现
(一)口渴程度
轻度脱水时,患者会有口渴感,这是因为身体缺水,刺激口渴中枢。例如,健康人在不缺水时不会有明显口渴,而轻度脱水的人会主动寻找水源想要饮水。
中度脱水时,口渴会更加明显,而且可能伴有口干舌燥的表现,口腔黏膜变得干燥。
重度脱水时,口渴可能会有所减轻,这是因为机体脱水严重,血液循环等出现明显障碍,反而口渴感觉不那么强烈,但这是更严重的情况,需要高度重视。
(二)精神状态
轻度脱水时,精神状态一般还比较正常,可能仅有稍微的烦躁不安,对周围环境的反应基本正常。
中度脱水时,精神状态会变差,表现为精神萎靡、烦躁加重,对周围的刺激反应相对迟钝。
重度脱水时,患者精神极度萎靡,可能会出现嗜睡甚至昏迷的情况,这是因为脱水导致脑部供血不足等一系列严重的生理功能紊乱。
(三)皮肤弹性
检查皮肤弹性时,通常选择婴儿的腹部或成年人的手背皮肤等部位。轻度脱水时,皮肤弹性稍差,用手指捏起皮肤后,松手恢复稍慢。
中度脱水时,皮肤弹性明显下降,捏起皮肤后,恢复时间明显延长。
重度脱水时,皮肤弹性极差,捏起皮肤后,很长时间都不能恢复原状。
(四)眼窝和囟门情况
对于婴儿来说,囟门是观察脱水的重要指标。轻度脱水时,囟门稍有凹陷;中度脱水时,囟门凹陷较明显;重度脱水时,囟门深陷,同时眼窝也会明显凹陷。对于儿童和成人,眼窝凹陷是判断脱水程度的重要依据,轻度脱水眼窝稍有凹陷,中度脱水眼窝凹陷较深,重度脱水眼窝深陷且眼球转动可能受限等。
(五)尿量
轻度脱水时,尿量会减少,但还不是很少,一般每小时尿量可能比正常时有所减少。
中度脱水时,尿量明显减少,每小时尿量可能不足正常的一半。
重度脱水时,尿量会显著减少甚至无尿,这是因为肾脏灌注不足等原因导致尿液生成严重减少。
二、结合体液丢失量判断
(一)轻度脱水
体液丢失量占体重的2%-3%左右。此时通过上述症状表现可以发现口渴、皮肤弹性稍差等相对较轻的表现,但一般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等在早期可能还没有明显变化。对于儿童来说,轻度脱水如果是因为拉肚子引起,可能还能正常进食少量流质食物,但要注意观察后续症状变化。
(二)中度脱水
体液丢失量占体重的4%-6%左右。除了上述更明显的症状,如精神萎靡、皮肤弹性明显下降、眼窝和囟门凹陷较明显等,心率可能会增快,血压在早期可能还正常,但脉压差可能会减小。儿童中度脱水时可能会出现哭闹时眼泪减少等情况。
(三)重度脱水
体液丢失量占体重的6%以上。除了有上述重度脱水的症状表现外,生命体征会有明显改变,心率明显增快,血压下降,严重时可能出现休克表现,如四肢厥冷、脉搏细速等。儿童重度脱水时情况更加危急,可能很快出现意识障碍等严重情况。
三、不同人群的特殊考虑
(一)儿童
儿童拉肚子引起脱水时,由于儿童的生理特点,比如囟门未闭等,囟门的观察更为重要。而且儿童对脱水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差,一旦发生脱水,进展可能比成人更快。例如婴儿在拉肚子后,如果出现囟门凹陷、尿量明显减少、精神萎靡等情况,要高度警惕脱水,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补充水分等。同时,儿童的皮肤弹性相对成人更娇嫩,判断皮肤弹性时要更加轻柔准确。
(二)老年人
老年人拉肚子引起脱水时,由于老年人的生理机能衰退,对脱水的代偿能力下降。即使是轻度脱水,也可能很快发展为中度或重度脱水。而且老年人的精神状态变化可能不典型,不能仅依靠精神状态来判断,需要结合其他指标,如皮肤弹性、尿量、眼窝等多方面综合判断。同时,老年人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等,脱水可能会加重这些基础疾病的病情,所以需要更加谨慎地评估和处理脱水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