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囊炎发生原因包括微生物感染(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真菌如马拉色菌)、皮肤自身因素(屏障受损、多汗)、机体自身因素(免疫力低下、毛发状态)及其他因素(药物、职业),微生物感染可致毛囊炎症,皮肤自身因素破坏防御或创造滋生环境,机体自身因素降低抵御或致毛囊损伤,其他因素通过不同途径诱发毛囊炎。
一、微生物感染
1.细菌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毛囊炎常见的病原菌。正常皮肤表面可能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当皮肤受到外伤(如搔抓、摩擦等导致皮肤破损)、皮肤卫生状况差时,金黄色葡萄球菌就容易侵入毛囊,引发炎症。例如,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且不注意皮肤清洁的人,皮肤表面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更易繁殖,从而增加毛囊炎的发生风险。在儿童中,如果皮肤有微小破损,也较易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毛囊炎。
表皮葡萄球菌:也是皮肤表面常见的菌群之一,在一定条件下也可导致毛囊炎症。当皮肤的免疫防御功能下降时,表皮葡萄球菌可趁机感染毛囊。
2.真菌感染
马拉色菌:属于条件致病性真菌,在油性皮肤人群中更易增殖。马拉色菌可分解皮肤中的脂质产生游离脂肪酸,刺激毛囊及其周围组织,引起炎症反应。比如,青春期皮脂腺分泌旺盛的人群,皮肤油脂多,马拉色菌容易滋生,进而增加马拉色菌性毛囊炎的发生几率。儿童中如果皮脂腺分泌相对较旺盛,也可能因马拉色菌感染引发毛囊炎。
二、皮肤自身因素
1.皮肤屏障功能受损
皮肤的屏障功能可以阻挡外界病原体的侵入。当皮肤的屏障功能因各种原因受损时,如过度清洁皮肤(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频繁洗脸、洗澡等)、皮肤干燥(尤其是在秋冬季节,空气干燥,皮肤水分流失多,屏障功能易受损),就为病原体侵入毛囊创造了条件。例如,经常用香皂大力搓洗皮肤的人,皮肤的屏障功能会被破坏,容易引发毛囊炎。儿童皮肤相对娇嫩,若过度清洁或使用不合适的洗护产品,也易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增加毛囊炎发生可能。
2.多汗
汗液会使皮肤处于潮湿环境,有利于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滋生。例如,运动员在运动后大量出汗,如果不能及时清洁皮肤,汗液中的水分和有机物为细菌、真菌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容易引发毛囊炎。在炎热的夏季,普通人如果出汗多且不注意皮肤清洁,也较易发生毛囊炎。儿童活泼好动,出汗相对较多,若家长没有及时给儿童清洁皮肤,也容易出现毛囊炎。
三、机体自身因素
1.免疫力低下
患有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艾滋病等)的人群,或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机体的免疫力下降,对病原体的抵御能力减弱,更容易发生毛囊炎。例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机体的糖代谢紊乱,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从而增加了毛囊炎的发生风险。儿童如果患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免疫力低下,也比正常儿童更易发生毛囊炎等感染性皮肤疾病。
2.毛发状态
毛发的牵拉、摩擦等也可能导致毛囊炎。比如,胡须部位的毛发,男性在剃须过程中可能会对毛囊造成微小损伤,从而引发毛囊炎;头发过长且不注意清洁的人,头皮处的毛囊容易被头发摩擦,加上汗液、皮脂等积聚,容易诱发毛囊炎。儿童如果头发较长且不注意清洁,也可能因头发摩擦毛囊而引发头皮毛囊炎。
四、其他因素
1.药物因素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能会导致皮肤的免疫功能下降,抑制炎症反应,同时也可能影响毛囊的正常代谢,增加毛囊炎的发生几率。例如,一些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需要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容易出现皮肤感染包括毛囊炎。儿童如果因病情需要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也需密切关注皮肤情况,因为长期或不恰当使用糖皮质激素也可能对儿童皮肤产生不良影响,增加毛囊炎发生风险。
2.职业因素
某些职业需要长时间接触焦油类物质、矿物油等,这些物质可能会堵塞毛囊,影响毛囊的正常生理功能,从而诱发毛囊炎。例如,从事沥青加工等工作的人员,皮肤经常接触相关物质,容易发生毛囊炎。儿童一般较少涉及这类职业,但如果是家长从事相关职业,接触相关物质后再接触儿童,也可能间接导致儿童皮肤接触到这些物质而增加毛囊炎发生可能,所以家长需注意职业相关物质对儿童皮肤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