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疮护理需准确分期,通过定期变换体位、调整姿势减压,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并选合适敷料更换,提供均衡饮食或必要时补充营养制剂,感染时合理用抗菌药物及局部消毒,儿童、老年、糖尿病、肥胖等特殊人群有各自注意事项,以促进褥疮愈合及保障患者健康。
一、伤口评估与分期
1.准确评估褥疮分期:褥疮分为Ⅰ期(淤血红润期)、Ⅱ期(炎性浸润期)、Ⅲ期(浅度溃疡期)、Ⅳ期(坏死溃疡期)以及不可分期和深部组织损伤期等。不同分期的伤口特点不同,Ⅰ期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热、痛或麻木,皮肤完整;Ⅱ期是表皮或真皮部分缺损;Ⅲ期累及皮下组织但未穿透筋膜;Ⅳ期则穿透筋膜、肌肉或骨等。准确分期有助于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
二、减压与体位管理
1.定期变换体位:对于长期卧床或坐轮椅的患者,定时改变体位是关键。一般每1-2小时翻身一次,使用减压床垫、气垫床等辅助设备可以减少局部压力。例如,使用交替充气式床垫,能周期性地改变受压部位,降低褥疮发生风险并促进现有褥疮恢复。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婴儿皮肤娇嫩,翻身频率可适当增加;老年人皮肤弹性差,更需注意避免局部长时间受压。
2.调整姿势:坐轮椅的患者要确保臀部、背部有合适支撑,保持正确坐姿,避免身体某一部位持续受压过久。
三、伤口清洁与护理
1.生理盐水清洗:用生理盐水轻柔清洗伤口,清除伤口表面的分泌物、坏死组织等。生理盐水不会损伤新生组织,能保持伤口清洁环境,降低感染风险。对于儿童患者,清洗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引起患儿不适;对于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更要注意清洗的无菌操作,防止感染加重病情。
2.敷料选择与更换:根据褥疮分期选择合适敷料。Ⅰ期可使用水胶体敷料等保持局部湿润环境促进愈合;Ⅱ期可选用藻酸盐敷料、水凝胶敷料等;Ⅲ期和Ⅳ期可能需要使用银离子敷料等具有抗菌作用的敷料。定期更换敷料,观察伤口变化,如发现敷料粘连严重,不可强行揭除,应用生理盐水湿润后再更换。
四、营养支持
1.均衡饮食:提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饮食。蛋白质有助于伤口愈合,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维生素C、维生素A等对皮肤修复有益,维生素C可从新鲜蔬菜(如西兰花、青椒等)和水果(如橙子、猕猴桃等)中获取,维生素A可从动物肝脏、胡萝卜等中获取。对于老年人、儿童等特殊人群,要根据其营养需求调整饮食结构。例如,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更需要充足营养来支持伤口修复;老年人消化功能减弱,可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保证营养摄入。
2.必要时补充营养制剂:对于营养不良或无法通过饮食满足营养需求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肠内或肠外营养制剂,如乳清蛋白制剂等,以保证身体有足够营养促进褥疮愈合。
五、感染控制
1.抗菌药物使用:若伤口出现感染迹象,如红肿加重、有脓性分泌物、发热等,可根据伤口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适抗菌药物。但要注意避免滥用抗菌药物,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等使用抗菌药物时需谨慎,严格遵循用药禁忌。
2.局部抗感染护理:除全身使用抗菌药物外,局部可使用碘伏等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保持伤口周围皮肤清洁。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皮肤薄嫩,在护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操作轻柔,避免过度刺激伤口。选择敷料时要考虑儿童皮肤特点,选用温和无刺激的产品。同时,保证儿童营养充足,以促进伤口快速愈合。
2.老年患者:老年人皮肤老化,愈合能力相对较弱,要更加注重基础护理,如定期翻身、保持皮肤清洁等。在营养方面,要关注老年人的消化吸收功能,确保营养有效摄入。对于患有多种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要在控制基础疾病的基础上进行褥疮治疗,如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以利于伤口愈合。
3.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易影响伤口愈合,因此在治疗褥疮时,严格控制血糖是关键。同时,在伤口护理中要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感染导致糖尿病病情加重。
4.肥胖患者:肥胖患者局部压力大,更要加强减压措施,增加翻身频率,选择合适的减压设备。在营养支持方面,要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保证优质蛋白等营养物质的摄入,以促进伤口愈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