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手足口病有前驱症状,部分有低热、乏力等,典型症状包括手足口腔的皮疹及口腔疼痛等,少数可出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重症表现,不同人群如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对症状表现和病情发展有影响,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
一、前驱症状
部分成人手足口病患者在发病初期可能出现低热、全身乏力、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前驱症状,这些症状通常持续1-2天,但也有部分患者前驱症状不明显,直接进入典型症状阶段。一般来说,年龄较小的成人可能更容易出现前驱症状且相对更为明显,而年龄较大、身体素质较好的成人前驱症状可能较轻或不显著。
二、典型症状
(一)皮疹表现
1.出疹部位:皮疹多发生在手足、口腔等部位。手足部的皮疹通常出现在手掌、足底,也可出现在手指、脚趾侧面,偶尔也会出现在膝盖、肘部等部位;口腔内的皮疹主要分布在舌、颊黏膜、硬腭等处。
2.皮疹形态:皮疹最初为红色斑丘疹,很快发展为疱疹,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疱疹破溃后可形成浅溃疡。皮疹一般不痒不痛,但如果继发感染可能会有瘙痒、疼痛等不适。对于女性成人患者,在皮疹出现在手部等部位时,需注意避免搔抓导致皮疹破溃感染;对于从事精细工作的成人,手部皮疹可能会影响日常工作操作。
(二)口腔症状
口腔内的疱疹和溃疡会引起疼痛,导致患者进食困难、流涎增多。疼痛可能会影响成人的正常饮食和睡眠,尤其是年龄较小的成人或者本身口腔敏感的成人,疼痛可能更为明显。患者口腔内可见散在疱疹或溃疡,疱疹破溃后形成的溃疡表面有灰白色假膜,周围黏膜充血。
三、重症表现(少数患者可出现)
少数成人手足口病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可出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方面的重症表现。
(一)神经系统症状
可表现为头痛、呕吐、嗜睡、易惊、烦躁不安等,严重者可出现抽搐、昏迷、脑膜刺激征阳性等。儿童和成人在神经系统症状上可能表现有所不同,成人相对儿童可能更能表述头痛、呕吐等症状,但也可能因为成人对病情的耐受等因素,早期症状容易被忽视。例如成人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呕吐且伴随精神状态改变时,需高度警惕手足口病并发神经系统受累。
(二)呼吸系统症状
可出现呼吸浅促、呼吸困难、口唇发绀、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等。呼吸系统症状的出现提示患者可能存在肺水肿等严重情况,对于有基础肺部疾病的成人,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手足口病并发呼吸系统重症时病情可能进展更快,预后相对更差。
(三)循环系统症状
可表现为面色苍白、皮肤花纹、四肢发凉、指(趾)发绀、血压升高或下降、心率增快或减慢等。循环系统受累提示患者可能出现休克等严重循环障碍,对于本身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成人,如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手足口病并发循环系统重症时风险更高,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四、不同人群的特点
(一)年龄因素
儿童和成人在手足口病症状上有一定差异,但成人也有其特点。年轻成人相对身体抵抗力较好,可能症状相对较轻,但也有部分年轻成人因为免疫系统反应强烈,反而可能出现较严重的症状;老年成人由于机体功能衰退,免疫力低下,更容易出现重症表现,且恢复相对较慢。
(二)性别因素
一般来说,性别本身对手足口病的症状表现没有明显的特异性影响,但女性成人在皮疹出现在手部等暴露部位时,可能会更在意外观影响,而男性成人可能相对不太关注外观,但在病情发展上男女没有本质区别。
(三)生活方式
经常接触儿童或者处于儿童聚集环境的成人,感染手足口病的风险相对较高,且一旦感染可能因为频繁接触儿童,导致疾病传播给更多儿童。而生活方式较为独立、较少接触儿童聚集环境的成人,感染风险相对较低。
(四)病史因素
有免疫缺陷病史的成人,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感染手足口病后更容易出现重症,症状可能更重且恢复困难。有皮肤疾病病史的成人,在出现手足口病皮疹时,需要注意与原有皮肤疾病鉴别,避免延误病情。
成人手足口病的症状多样,从前驱症状到典型症状,再到少数可能出现的重症表现,不同人群在症状表现和病情发展上存在差异,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重症迹象并进行相应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