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痛伴淋巴结肿大的病因包括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感染性因素有上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引起,儿童等易患,有相关基础病史者风险高,表现为喉咙痛伴咳嗽等及质地软、有压痛可活动的淋巴结肿大)、扁桃体炎(主要致病菌为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儿童等易患,有反复发炎病史者易发作,表现为剧烈喉咙痛等及颌下淋巴结肿大)、颈部淋巴结炎(多由口腔、咽部炎症蔓延所致,各年龄段可发病,有相关感染病史者风险高,表现为与原发感染部位炎症相关的喉咙痛及单侧或双侧、质地硬、初期可活动有压痛的淋巴结肿大)。非感染性因素有恶性肿瘤(如淋巴瘤、喉癌等,中老年人等易患,与多种因素有关,表现为持续不缓解且进行性加重的喉咙痛及质地坚硬固定无压痛的淋巴结肿大伴全身症状)、免疫系统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女性等易患,与多种因素有关,表现为喉咙痛伴其他系统症状及轻至中度肿大、质地韧、活动度可的淋巴结肿大),出现该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相关检查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一、感染性因素
(一)上呼吸道感染
病因及机制:多由病毒引起,如鼻病毒、流感病毒等,细菌感染也可单独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当病原体侵袭喉咙部位引发炎症时,可能导致喉咙痛,同时炎症反应可波及颈部淋巴结,引起淋巴结肿大。例如普通感冒引发的上呼吸道感染,病毒在咽喉部繁殖,刺激局部组织产生炎症,进而累及颈部淋巴结。不同年龄人群易感性有所不同,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相对更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导致喉咙痛和淋巴结肿大;生活方式方面,缺乏运动、过度疲劳等可能降低机体抵抗力,增加感染风险;有慢性鼻炎、鼻窦炎等基础病史的人群,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可能更高,且病情相对更易迁延不愈。
表现特点:喉咙痛通常伴有咳嗽、鼻塞、流涕等症状,淋巴结肿大一般质地较软,有压痛,可活动,肿大程度不一。
(二)扁桃体炎
病因及机制:主要致病菌为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也可由病毒引起,如腺病毒等。扁桃体发生炎症时,局部充血、肿胀,出现喉咙痛,炎症可扩散至颈部淋巴结,引起淋巴结肿大。儿童扁桃体炎相对较为常见,可能与儿童扁桃体生理结构特点有关;青少年及成人也可发病,生活中过度用嗓、烟酒刺激等可能诱发扁桃体炎;有扁桃体反复发炎病史的人群,再次发作时更易出现喉咙痛和淋巴结肿大的情况。
表现特点:喉咙痛较为剧烈,吞咽时加重,可伴有发热、扁桃体充血肿大、表面有脓性分泌物等,淋巴结肿大以颌下淋巴结为主,同样有压痛、可活动。
(三)颈部淋巴结炎
病因及机制:多由口腔、咽部的炎症蔓延所致,如牙龈炎、咽炎等,细菌经淋巴管侵入颈部淋巴结,引起淋巴结炎症反应,出现喉咙痛和淋巴结肿大。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儿童若有口腔不洁、龋齿等情况易引发颈部淋巴结炎;成年人若有口腔或咽部慢性炎症未及时控制,也易导致该病;有口腔或咽部感染病史的人群,颈部淋巴结炎的发生风险较高。
表现特点:喉咙痛与原发感染部位的炎症相关,淋巴结肿大可为单侧或双侧,质地较硬,初期可活动,有压痛,病情发展可能粘连固定。
二、非感染性因素
(一)恶性肿瘤
病因及机制:如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可累及喉咙及颈部淋巴结,导致喉咙痛和淋巴结肿大;喉癌等喉部恶性肿瘤也可能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引起相应症状。恶性肿瘤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年龄方面,中老年人相对发病风险较高;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化学毒物、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患恶性肿瘤的风险;有家族肿瘤病史的人群,患相关恶性肿瘤的几率可能增加。
表现特点:喉咙痛持续不缓解且进行性加重,淋巴结肿大质地坚硬、固定、无压痛,可能伴有消瘦、乏力、低热等全身症状。
(二)免疫系统疾病
病因及机制: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咽喉部及淋巴结,导致喉咙痛和淋巴结肿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与遗传、环境、免疫调节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女性相对更易患自身免疫性疾病;长期处于精神压力大、环境污染等环境中的人群,患病风险可能增加;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发病几率相对较高。
表现特点:喉咙痛可伴有口干、眼干、关节疼痛等其他系统症状,淋巴结肿大一般为轻至中度肿大,质地韧,活动度可。
当出现喉咙痛伴淋巴结肿大时,应及时就医,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如血常规、咽喉部及颈部超声、病理活检等)明确病因,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