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由内在因素(基础疾病、遗传、精神因素)和外在因素(食物、药物、感染、吸入物、接触物)引起,症状包括皮肤的风团、瘙痒及全身的呼吸道、消化道症状等,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
一、引起荨麻疹的原因
(一)内在因素
1.基础疾病: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状腺疾病等,可能引发荨麻疹。例如,患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患者,发生荨麻疹的风险可能增加。这是因为自身免疫紊乱会导致机体产生异常的免疫反应,进而影响皮肤血管的状态。
2.遗传因素:如果家族中有荨麻疹患者,个体遗传易感性可能较高。研究表明,某些基因的突变或多态性与荨麻疹的易感性相关。比如,与免疫调节相关的基因发生变异时,机体对过敏原等刺激的反应可能异常,更容易引发荨麻疹。
3.精神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状态可能诱发荨麻疹。当人体处于精神应激状态时,会影响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例如,长期压力过大可能导致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使得肥大细胞等更容易被激活,释放组胺等介质,从而引发荨麻疹。
(二)外在因素
1.食物因素:常见的引起荨麻疹的食物有鱼虾、蟹贝、蛋类、牛奶等。例如,有些人食用海鲜后,其中的蛋白质作为过敏原进入人体,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引起皮肤风团、瘙痒等荨麻疹症状。
2.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可引起荨麻疹样反应,如青霉素、血清制剂、各种疫苗、呋喃唑酮等。药物作为半抗原进入人体后,与体内蛋白质结合形成完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当再次接触该药物时,就会发生过敏反应,表现为荨麻疹。
3.感染因素:病毒感染(如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肝炎等)、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败血症、扁桃体炎等)、寄生虫感染(如蛔虫、钩虫、疟原虫感染等)都可能诱发荨麻疹。例如,病毒感染时,病毒作为病原体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炎症介质释放,引发皮肤的过敏反应。
4.吸入物因素: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真菌孢子、灰尘等吸入物可引起荨麻疹。例如,花粉症患者在接触花粉后,花粉颗粒作为过敏原被吸入呼吸道,进而引起皮肤的过敏反应,出现荨麻疹症状。
5.接触物因素:皮肤接触某些物质也可引发荨麻疹,如植物(荨麻等)、动物毛发、某些化学物质(化妆品、橡胶制品等)。例如,接触某些劣质化妆品后,其中的化学物质可能刺激皮肤,导致肥大细胞活化,释放组胺,引起局部或全身的荨麻疹表现。
二、荨麻疹的症状
(一)皮肤症状
1.风团:是荨麻疹最典型的皮肤表现,为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苍白色或红色隆起性斑块,直径可从几毫米到数厘米不等。风团通常突然出现,数小时内可消退,一般不超过24小时,但新的风团可陆续发生,此起彼伏。例如,患者可能在接触过敏原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皮肤出现单个或多个风团,风团周围常有红晕。
2.瘙痒:几乎所有荨麻疹患者都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瘙痒程度可轻可重。轻度瘙痒可能只是偶尔有搔抓的欲望,而重度瘙痒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患者不断搔抓皮肤,甚至可能引起皮肤破损、继发感染等。
(二)全身症状
1.呼吸道症状:当累及呼吸道黏膜时,可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发生喉头水肿,表现为喉部紧迫感、气促、声音嘶哑等,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危及生命。例如,在严重的急性荨麻疹发作时,患者可能突然出现呼吸急促,同时伴有喉部梗阻感。
2.消化道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这是因为胃肠道黏膜也发生了水肿等过敏反应,影响了胃肠道的正常功能。例如,患者可能在荨麻疹发作时,同时出现腹痛、腹泻,类似胃肠道炎症的表现,但通过抗过敏治疗后,消化道症状可随之缓解。
3.其他症状:少数患者还可能出现头晕、心慌、血压下降等全身症状,严重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这是由于全身广泛的皮肤血管扩张,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引起一系列全身反应。例如,急性重症荨麻疹患者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血压降低、面色苍白、神志淡漠等休克表现。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荨麻疹的表现可能会有一定差异。例如,儿童荨麻疹可能与感染因素关系更密切,且瘙痒可能导致儿童搔抓更频繁;女性在月经前期或妊娠期,荨麻疹的发作可能受体内激素变化影响而有所不同;长期吸烟或饮酒的人群,可能因机体免疫状态改变等因素,影响荨麻疹的发生和病情的严重程度;有过敏性疾病病史的人群,如哮喘、过敏性鼻炎患者,发生荨麻疹的风险相对较高,且病情可能更复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