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声带麻痹是因支配右侧声带运动的神经受损或病变致其运动障碍的喉部疾病,常见中枢性病因有脑血管疾病、颅脑肿瘤等,周围性病因包括颈部外伤、甲状腺手术、颈部恶性肿瘤、病毒感染及特发性等,有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呛咳等表现,可通过喉镜、影像学、神经电生理检查诊断,治疗需针对病因及对症支持,如病因治疗、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呛咳等的相应处理,需结合多方面情况个体化治疗。
一、右侧声带麻痹的定义
右侧声带麻痹是指支配右侧声带运动的神经受到损伤或病变,导致右侧声带运动障碍的一种喉部疾病。
二、常见病因
(一)中枢性病因
1.脑血管疾病:如脑梗死、脑出血等,病变累及双侧皮质脑干束时可能影响声带运动神经的中枢调控,多见于中老年人,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病史者易患。例如脑梗死患者,由于脑部血管堵塞,相应区域神经缺血缺氧,影响了对声带运动神经的调控。
2.颅脑肿瘤:如垂体瘤、脑干肿瘤等,肿瘤压迫或侵犯相关神经传导通路,可导致右侧声带麻痹,各年龄段均可发生,肿瘤患者常有相应肿瘤相关表现,如垂体瘤患者可能出现内分泌紊乱等症状。
(二)周围性病因
1.颈部外伤:颈部的闭合性或开放性外伤,如车祸、刀伤等,可能直接损伤喉返神经,常见于有颈部外伤史的人群,外伤当时可能有颈部疼痛、肿胀等表现。例如颈部被锐器割伤的患者,喉返神经可能直接受损。
2.甲状腺手术:甲状腺手术中,如甲状腺癌根治术、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等,有可能损伤喉返神经,尤其是喉返神经与甲状腺下动脉关系密切的情况下,发生率相对较高,多见于接受甲状腺手术的患者,术后可能逐渐出现声带麻痹相关表现。
3.颈部恶性肿瘤:如甲状腺癌、肺癌转移至颈部淋巴结等,肿瘤侵犯喉返神经,多见于有恶性肿瘤病史或颈部发现肿块的人群,肿瘤患者常有原发病的相关表现,如甲状腺癌患者颈部可触及肿块等。
4.病毒感染:如带状疱疹病毒、流感病毒等感染,可能累及喉返神经,引起神经炎症导致麻痹,各年龄段均可发生,有病毒感染相关症状时易出现,如发热、咽痛等。
5.特发性喉返神经麻痹:部分患者找不到明确病因,可能与神经自身的微小病变或免疫因素等有关,多见于无明显诱因出现声带麻痹的人群。
三、临床表现
1.声音嘶哑:是最常见的表现,右侧声带麻痹时,声带运动受限,发声时双侧声带不能正常闭合,导致声音嘶哑,程度可因麻痹程度不同而异,轻度麻痹可能只是声音稍变粗,重度麻痹可能声音几乎发不出。
2.呼吸困难:当麻痹程度较重,双侧声带运动明显受限,导致气道狭窄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多见于麻痹程度严重的患者,儿童由于气道较窄,呼吸困难可能更为明显,表现为呼吸费力、喘息等。
3.呛咳:若双侧声带麻痹导致声门闭合不全,进食或饮水时,食物或液体可能误入气管,引起呛咳,尤其多见于吞咽功能尚未发育完善的儿童或吞咽反射减退的老年人。
四、诊断方法
1.喉镜检查:直接喉镜、纤维喉镜或电子喉镜检查可观察右侧声带的运动情况,可见右侧声带位置异常,如固定于旁中位或中间位等,是诊断右侧声带麻痹的重要依据。
2.影像学检查
颈部超声:可初步了解颈部甲状腺、淋巴结等情况,有助于发现颈部肿瘤等病变,对于有颈部肿块的患者有一定帮助。
颈部CT或MRI:能更清晰地显示颈部结构及神经、肿瘤等情况,对于判断肿瘤侵犯、外伤情况等有重要价值,如发现甲状腺肿瘤侵犯喉返神经等情况。
3.神经电生理检查:如喉返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等,可评估喉返神经的功能状态,判断神经损伤的程度等。
五、治疗原则
1.针对病因治疗:如果是甲状腺手术损伤引起,可在术后早期进行营养神经等治疗;如果是肿瘤引起,根据肿瘤情况采取相应的抗肿瘤治疗,如手术、放疗、化疗等。
2.对症支持治疗
声音嘶哑的处理:对于轻度声音嘶哑,可通过嗓音训练等方法改善;对于严重声音嘶哑影响生活的患者,可考虑进行声带注射等治疗。
呼吸困难的处理:若出现呼吸困难,严重时需行气管切开术,以保持气道通畅,儿童呼吸困难时更要密切关注气道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呼吸通畅。
呛咳的处理:对于呛咳患者,可进行吞咽训练,如指导患者进行吞咽动作的练习等,儿童呛咳时要特别注意喂养方式,避免误吸加重。
总之,右侧声带麻痹的病因较为复杂,需要结合详细的病史、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根据不同的症状进行相应的对症支持处理,不同年龄、不同基础状况的患者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需综合考虑各自特点进行个体化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