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咽炎多急性起病,由病毒或细菌短期感染引发,病程短,有明显局部及全身症状,病因有病毒和细菌因素;慢性咽炎病程超3个月,由多种因素致咽部慢性炎症,局部症状以异物感等为主,病因有局部和全身因素,诊断鉴别需依据病程、症状体征等,特殊人群表现有差异。
一、定义与病程时长
普通咽炎:多为急性起病,通常由病毒或细菌短期感染引发,病程相对较短,一般数天至几周内可逐渐缓解。例如,普通病毒性咽炎往往是因机体抵抗力短暂下降,感染上常见的鼻病毒等,引发咽部的急性炎症反应,病程一般在1-2周左右。
慢性咽炎:是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病程较长,常超过3个月。多是由于急性咽炎反复发作未彻底治愈、长期受到不良刺激(如长期吸烟、饮酒,长期接触粉尘、化学性气体等)、鼻腔鼻窦病变导致分泌物长期刺激咽部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引起。比如长期吸烟的人群,烟草中的有害物质持续刺激咽部黏膜,就容易逐渐发展为慢性咽炎,病程可迁延数月甚至数年。
二、症状表现
普通咽炎:
局部症状:急性起病时咽部多有明显的疼痛,尤其是吞咽时疼痛较为显著,可伴有咽部干燥、灼热感,还可能出现咽部异物感,但相对较轻。例如急性细菌性咽炎患者,咽部黏膜会明显充血肿胀,吞咽时疼痛让患者不敢进食。同时可能伴有全身症状,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普通咽炎可能有轻度发热、乏力等,细菌感染引起的可能发热较为明显,体温可达到38℃甚至更高。
检查体征:咽部黏膜急性充血,血管扩张明显,可能有少量炎性分泌物附着。
慢性咽炎:
局部症状:咽部异物感较为明显,患者常感觉咽部有东西卡着,但又咳不出、咽不下,症状在晨起时可能较为明显,还可伴有咽部轻微的疼痛、干燥感、瘙痒感等,一般全身症状不明显。比如慢性咽炎患者可能会每天都觉得咽部有异物感,不影响正常生活,但会持续存在不适感。
检查体征:咽部黏膜慢性充血,呈暗红色,黏膜变薄,可能有少量淋巴滤泡增生,有时可见咽后壁有黏稠分泌物附着。
三、病因差异
普通咽炎:
病毒因素:常见的有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多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如劳累、受凉后,病毒侵入咽部引发炎症。例如在流感流行季节,机体抵抗力下降的人群容易感染流感病毒,进而出现普通咽炎的症状。
细菌因素: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是较为常见的致病菌,此外还有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多是由于咽部局部防御功能下降,细菌趁机侵入繁殖引起炎症。比如在学校等人群密集场所,细菌容易传播,体质较弱的人就可能感染细菌导致普通咽炎。
慢性咽炎:
局部因素:
鼻腔鼻窦疾病,如慢性鼻炎、鼻窦炎,鼻腔分泌物倒流至咽部,长期刺激咽部黏膜,引发慢性炎症。例如慢性鼻窦炎患者,鼻腔脓性分泌物不断流到咽部,就会持续刺激咽部,导致慢性咽炎。
咽部本身的疾病,如慢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炎症蔓延至咽部,可引发慢性咽炎。
全身因素:
一些全身性疾病,如贫血、消化不良、心血管疾病、慢性下呼吸道炎症等,可导致全身抵抗力下降,咽部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引发慢性咽炎。比如贫血患者,机体缺氧,咽部黏膜的营养供应受到影响,容易发生慢性炎症。
职业因素,长期接触粉尘、化学性气体的人群,如教师、化工厂工人等,咽部黏膜容易受到刺激和损伤,进而发展为慢性咽炎。
四、诊断与鉴别要点
普通咽炎:主要根据典型的急性起病症状,如明显咽痛、发热等,结合咽部检查见急性充血等体征,一般不难诊断。实验室检查可发现病毒感染时血常规中淋巴细胞比例可能升高,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慢性咽炎:主要依据病程长(超过3个月)、咽部的慢性症状及咽部的慢性体征来诊断。需要与一些咽部其他疾病相鉴别,如咽部早期肿瘤,虽然咽部早期肿瘤也可能有咽部异物感等症状,但通过喉镜等检查可发现新生物等异常情况,而慢性咽炎通过喉镜等检查主要是慢性炎症表现。对于有全身症状的慢性咽炎患者,还需要排查是否有全身性疾病导致咽部症状。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普通咽炎和慢性咽炎的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儿童普通咽炎可能更容易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且病情变化较快,需要密切关注;老年人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慢性咽炎可能更容易反复发作,在诊断和治疗时需要考虑老年人的基础疾病等情况,比如老年人有心血管疾病时,在选择治疗措施时要避免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等。女性在经期等特殊时期,机体抵抗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受到病毒细菌感染引发普通咽炎,而慢性咽炎的发生可能与女性的内分泌变化等也有一定关系,但相对不那么直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