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皮炎的诊断需从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多方面进行,病史采集要了解发病情况、皮疹特点、既往史;体格检查包括皮肤局部和全身一般情况检查;实验室检查有斑贴试验、血常规、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还需与湿疹、接触性皮炎、药疹、神经性皮炎等皮肤病鉴别,综合多方面信息准确鉴别以制定治疗方案,儿童、特殊职业人群等需特别关注相关特殊因素。
一、病史采集
1.发病情况
对于儿童患者,需询问发病前是否接触过新的玩具、衣物材质等;成人则要了解是否接触了新的工作环境中的化学物质、植物等。例如接触新的护肤品后出现皮疹,需重点关注。
了解起病的急缓,过敏性皮炎一般起病相对较急,而某些其他皮肤病起病可能隐匿。
2.皮疹特点
询问皮疹的形态,过敏性皮炎常见红斑、丘疹、水疱等,要明确这些皮疹的分布情况,是局限于接触部位还是泛发全身。如果是接触性皮炎,多局限于接触部位,有明显的边界;而湿疹可能分布较弥漫。
关注瘙痒程度,过敏性皮炎通常瘙痒较为明显,这与一些无痛性的皮肤病不同。
3.既往史
询问患者既往是否有过敏史,包括食物过敏、药物过敏等。有其他过敏史的患者发生过敏性皮炎的风险相对较高。
了解既往是否有类似皮疹发作史,若有类似情况且有明确的接触诱因,有助于考虑过敏性皮炎。
二、体格检查
1.皮肤局部检查
观察接触部位的皮肤损害,如接触性皮炎,在接触部位可见红斑、肿胀、丘疹等,严重时可出现水疱、大疱甚至坏死。要注意与其他接触性皮肤病如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相鉴别,刺激性接触性皮炎一般与接触物的刺激性强度有关,皮疹形态可能更重,有明显的炎症反应,而过敏性皮炎是变态反应,有一定的潜伏期。
检查皮疹的范围,判断是局限性还是全身性。全身性的过敏性皮炎可能需要与其他全身性皮肤病如银屑病、玫瑰糠疹等鉴别,银屑病有典型的鳞屑性红斑,边界清楚,鳞屑刮除后有点状出血;玫瑰糠疹有母斑,皮疹长轴与皮纹走向一致。
2.全身一般情况检查
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血压等,一般过敏性皮炎患者生命体征多无明显异常,但如果是严重的过敏性皮炎伴发全身过敏反应,可能出现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需与其他可导致休克的疾病鉴别。
三、实验室检查
1.斑贴试验
是诊断接触性皮炎的重要方法。将可疑的致敏原贴于患者背部或前臂屈侧的皮肤上,观察48-72小时后局部皮肤的反应。如果在接触部位出现红斑、丘疹等阳性反应,提示患者对该物质过敏。例如怀疑对某化妆品过敏,将化妆品中的可疑成分进行斑贴试验,若阳性则支持过敏性皮炎的诊断。
2.血常规检查
过敏性皮炎患者血常规中嗜酸性粒细胞可能会升高,这是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一个常见表现。但要排除其他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疾病,如寄生虫感染等,寄生虫感染除了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外,可能有相应的流行病学史和其他症状。
3.血清特异性IgE检测
检测患者血清中针对可疑过敏原的特异性IgE水平,若特异性IgE升高,提示患者对该过敏原处于致敏状态,有助于过敏性皮炎的病因诊断。例如对尘螨过敏的患者,血清尘螨特异性IgE会升高。
四、与其他皮肤病的鉴别
1.湿疹
湿疹病因复杂,是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湿疹皮疹多形性,对称分布,瘙痒剧烈,易反复发作,急性期有渗出倾向,慢性期则肥厚、苔藓样变。而过敏性皮炎多有明确的接触史,皮疹局限于接触部位,有清晰边界。
2.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是典型的过敏性皮炎的一种类型,需与刺激性接触性皮炎鉴别。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是由于接触物的刺激性直接损伤皮肤引起,与接触物的浓度、接触时间等有关,皮疹表现为红斑、肿胀、水疱等,可发生在任何人,而过敏性皮炎是变态反应,有个体易感性,有一定潜伏期。
3.药疹
药疹是药物通过口服、注射、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炎症反应。药疹的皮疹形态多样,与过敏性皮炎不同的是,药疹有明确的用药史,皮疹可泛发全身,除皮肤表现外,可能有黏膜受累等表现。需仔细询问患者用药史来鉴别。
4.神经性皮炎
神经性皮炎好发于颈部、双肘伸侧、腰骶部等部位,皮疹为苔藓样变,瘙痒剧烈,病程慢性,无明显的接触诱因,与过敏性皮炎的发病机制和表现有明显区别。
总之,过敏性皮炎的鉴别诊断需要综合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与多种皮肤病进行细致鉴别,以明确诊断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注意其接触物的特殊性,如玩具、尿布等;对于特殊职业人群,要考虑工作环境中的接触物;对于有过敏史的患者,要详细询问过敏相关情况,全面排查以准确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