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咽炎是常见上呼吸道感染病,病因有病毒、细菌感染及环境因素,局部有干燥灼热、疼痛、咳嗽等症状,全身症状儿童等可能较轻,诊断靠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需与急性扁桃体炎等鉴别,治疗分一般、对症、抗感染,可通过增强体质等预防。
一、定义
急性咽炎是咽黏膜、黏膜下组织的急性炎症,多累及咽部淋巴组织,可单独发生,也可继发于急性鼻炎或急性扁桃体炎,是一种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二、病因
1.病毒感染:以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多见,病毒可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相对成人更易受到病毒感染引发急性咽炎。例如,在学校等儿童聚集场所,病毒容易在人群中传播导致发病。
2.细菌感染:主要为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可引起免疫反应,导致咽部炎症加重。成人若长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会降低咽部黏膜的防御功能,增加细菌感染的风险;而儿童如果有营养不良等情况,也可能因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细菌侵袭引发急性咽炎。
3.环境因素:长期处于粉尘多、化学气体刺激的环境中,会损伤咽部黏膜,使咽部抵御病原体的能力下降,从而易引发急性咽炎。比如在一些工厂工作的人群,长期接触有害气体,患急性咽炎的概率相对较高;儿童如果生活环境较差,空气质量不好,也可能增加患病几率。
三、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
咽部干燥、灼热:患者首先会感觉咽部有干燥、灼热感,这是急性咽炎早期比较常见的症状。儿童可能无法准确表达,但会表现出咽部不适、爱清嗓子等行为。
疼痛:随后出现咽痛,起初多为咽部钝痛,随着病情发展可变为灼痛,吞咽时疼痛加剧,疼痛可放射至耳部。成人可能会明确诉说吞咽时咽痛明显,而儿童可能因疼痛不愿进食。
咳嗽:炎症刺激咽部可引起刺激性咳嗽,儿童咳嗽时可能会伴有咽部不适的表现,如频繁清嗓等。
2.全身症状:一般全身症状较轻,但对于儿童和免疫力较低的成人,可能会出现发热、头痛、食欲减退、四肢酸痛等全身症状。体温可不同程度升高,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成熟,发热时可能更容易出现惊厥等情况,需特别关注。
四、诊断
1.体格检查:检查咽部黏膜是否充血、肿胀,咽后壁淋巴滤泡是否增生、隆起,有时可见表面有黄白色点状渗出物。儿童检查时需耐心安抚,避免因不配合影响检查结果。
2.实验室检查:病毒感染时,血常规可显示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升高;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会升高。通过咽拭子培养可明确致病菌,但一般在临床上先根据经验进行初步判断和治疗。
五、鉴别诊断
1.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扁桃体炎的咽痛症状往往比急性咽炎更剧烈,扁桃体肿大明显,表面可见脓性分泌物,而急性咽炎主要是咽部黏膜的炎症表现。儿童急性扁桃体炎时,扁桃体肿大可能会影响呼吸,需要与急性咽炎区分开来。
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除了咽部炎症外,还伴有发热、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表现,外周血中可见异型淋巴细胞,血清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可与急性咽炎鉴别。儿童患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时,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需要借助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
3.白血病:白血病患者也可能出现咽部浸润,表现为咽部充血、水肿、溃疡等,但一般还伴有贫血、出血、发热等其他全身症状,骨髓穿刺检查可确诊,可与急性咽炎鉴别。
六、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患者需注意休息,多饮水,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儿童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上要提供营养丰富且易吞咽的食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再次受到环境因素的刺激。
2.对症治疗:对于发热的患者,儿童要注意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如物理降温(温水擦浴等),因为儿童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高热时容易惊厥,要避免体温过高。咽痛明显者可局部使用含片等缓解症状。
3.抗感染治疗: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咽炎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可自行恢复。如果是细菌感染,可根据病情选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类等,但需注意儿童使用抗生素的禁忌,避免滥用。
七、预防措施
1.增强体质:平时要让儿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成人也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
2.避免接触传染源:在病毒、细菌流行的季节,尽量少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儿童在幼儿园等集体场所,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成人如果接触了患者,要注意及时洗手,减少病毒、细菌的传播。
3.注意环境因素:保持居住和工作环境的清洁,定期通风换气,减少粉尘、化学气体等的刺激。儿童的生活环境要尤其注重整洁和空气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