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减超声诊断涉及甲状腺形态与大小(可呈弥漫性或局限性肿大,体积有改变)及回声(回声减低、不均匀);桥本甲状腺炎超声诊断包括形态与大小(多弥漫性肿大、双侧叶对称、径线常增大)、回声(弥漫性低回声、不均匀、可见网格状高回声)及血流情况(血流信号增多、呈火海征);年龄(儿童与老年人超声表现有差异)、性别(对超声表现本身影响不大但需结合生理特点)、生活方式(饮食与作息影响甲状腺功能及超声表现)、病史(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增加桥本甲状腺炎风险,甲状腺手术或放射性碘治疗病史需鉴别超声表现)均对甲减及桥本甲状腺炎超声诊断有影响,诊断时需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一、甲减的超声诊断
(一)甲状腺形态与大小
1.形态:甲状腺可呈弥漫性或局限性肿大,形态可能失去正常的规整性。在超声下,正常甲状腺左右叶呈蝶形,包膜完整。甲减患者甲状腺超声表现可能有腺体回声不均匀等情况。
2.大小:甲状腺左右叶前后径、左右径及上下径可测量,甲减患者甲状腺体积可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一般来说,甲状腺体积可能缩小或正常,但回声等其他指标会有相应变化。通过超声测量甲状腺的各项径线,与正常参考值对比,若超出正常范围,结合临床考虑甲减可能。
(二)甲状腺回声
甲减患者甲状腺回声可出现减低等情况。正常甲状腺实质回声均匀,呈中等回声。而甲减时,由于甲状腺组织的病理改变,超声下表现为回声减低,且不均匀,这是因为甲状腺细胞功能异常,组织成分发生变化导致回声特性改变。
二、桥本甲状腺炎的超声诊断
(一)甲状腺形态与大小
1.形态: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甲状腺多呈弥漫性肿大,双侧叶多对称,包膜完整,但腺体回声不均匀,可见网格状改变等特征性表现。
2.大小:甲状腺左右叶的径线常增大,通过超声测量其前后径、左右径等,与正常范围对比,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桥本甲状腺炎。例如,其前后径可能超过正常上限,左右径也可能有相应变化。
(二)甲状腺回声
桥本甲状腺炎的典型超声回声表现为弥漫性低回声,分布不均匀,可见网格状高回声。这是因为桥本甲状腺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组织被淋巴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导致超声下回声特性改变。网格状高回声是由于纤维组织增生与残存的甲状腺滤泡形成的表现。
(三)血流情况
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甲状腺血流情况可发生变化,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甲状腺内血流信号可增多,呈火海征等表现。这是因为炎症刺激导致甲状腺组织血供增加,通过超声观察血流分布及丰富程度等情况,辅助诊断桥本甲状腺炎。
三、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对甲减及桥本甲状腺炎超声诊断的影响及应对
(一)年龄
1.儿童:儿童甲减或桥本甲状腺炎超声表现可能与成人有差异。儿童甲状腺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甲状腺大小等指标参考值与成人不同。例如,儿童甲状腺体积的正常范围与成人不同,超声测量时需依据儿童的正常参考值。在诊断时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
2.老年人:老年人甲减或桥本甲状腺炎超声表现可能不典型,甲状腺组织可能有退行性变。超声下甲状腺回声等表现可能与年轻人不同,可能回声更不均匀,且老年人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在诊断时要排除其他疾病干扰,结合老年人的生理特点进行全面评估。
(二)性别
一般来说,甲减及桥本甲状腺炎在男女发病率上有一定差异,但超声诊断方面,性别对超声表现本身影响不大。不过在临床诊断时,要结合患者性别相关的生理特点等综合判断,例如女性在妊娠期等特殊生理时期,甲状腺功能可能有变化,这可能会影响对甲减或桥本甲状腺炎的诊断,超声诊断时需考虑这些因素。
(三)生活方式
1.饮食:长期低碘饮食可能增加甲减发生风险,在超声诊断时,若患者有长期低碘饮食史,要考虑到甲减的可能性,甲状腺超声表现可能有相应改变。而过度摄入碘可能对桥本甲状腺炎有影响,超声诊断时要结合患者饮食情况综合分析。
2.作息:长期熬夜等不良作息可能影响甲状腺功能,进而影响超声下甲状腺的表现。在诊断时,了解患者作息情况有助于全面评估病情,超声诊断要考虑到生活方式对甲状腺功能及超声表现的潜在影响。
(四)病史
1.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患者若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患桥本甲状腺炎的风险增加,超声诊断时要考虑到这一病史对甲状腺超声表现的影响,桥本甲状腺炎的超声特征可能更明显。
2.甲状腺手术或放射性碘治疗病史:有甲状腺手术或放射性碘治疗病史的患者,甲状腺组织结构发生改变,超声诊断时要注意与原发性甲减或桥本甲状腺炎的超声表现鉴别,准确判断甲状腺当前的形态、回声等情况与既往治疗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