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可因炎症刺激黏膜破损或合并其他疾病致咳血,其咳血程度较轻,常伴咽喉不适等症状,诊断需采集病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鉴别需与咽喉部肿瘤、肺部疾病等区分,处理包括针对慢性咽炎一般及药物治疗、针对合并疾病的相应处理,不同人群需个性化干预。
一、慢性咽炎导致咳血的常见原因
(一)炎症刺激导致黏膜破损出血
慢性咽炎时,咽喉部黏膜处于持续炎症状态,炎症会使黏膜充血、水肿,局部血管通透性增加,而且炎症因子会刺激黏膜,导致黏膜表面的小血管容易破裂出血。例如,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使得咽喉部黏膜反复受到损伤与修复,在这个过程中,微小血管就可能破裂,血液混入痰液中,从而出现咳血现象,这种情况在频繁咳嗽的慢性咽炎患者中较为常见,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均可能发生,长期吸烟、饮酒、过度用嗓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炎症刺激,使咳血风险增加。
(二)合并其他疾病导致咳血
1.鼻-鼻窦炎:如果慢性咽炎患者合并鼻-鼻窦炎,鼻腔分泌物倒流至咽喉部,长期刺激咽喉黏膜,加重咽喉部炎症,同时鼻腔的病变也可能导致局部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经咽喉咳出,这种情况在有鼻-鼻窦炎病史的人群中更易出现,年龄方面无特定限制,男性和女性发生概率无明显差异,但有鼻部基础疾病的人群风险更高。
2.胃食管反流病: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胃酸反流至食管上段,进而刺激咽喉部,引起咽喉部黏膜炎症,长期的反流刺激会导致咽喉部黏膜损伤、血管破裂,出现咳血症状。这种情况在有胃食管反流病史、肥胖、饮食不规律(如晚餐过饱、进食后立即平卧等)的人群中较为常见,不同年龄均可发生,肥胖人群由于腹部压力较高,更易出现胃食管反流,从而增加慢性咽炎咳血风险。
二、慢性咽炎咳血的临床特点
(一)咳血程度
咳血程度一般较轻,多为痰中带血丝,偶尔也可能出现少量咯血,但大量咯血较为少见。不同年龄人群咳血程度可能相似,但儿童由于咳嗽反射相对较弱,有时痰中带血可能不太容易被察觉,需要家长密切观察。
(二)伴随症状
常伴有咽喉部不适,如咽干、咽痒、咽痛、咽部异物感等症状,同时可能伴有咳嗽症状,咳嗽程度可轻可重,若合并鼻-鼻窦炎还可能伴有鼻塞、流涕、嗅觉减退等症状,合并胃食管反流病者可能伴有烧心、反酸、胸骨后不适等症状。不同性别在伴随症状上无明显差异,但不同年龄人群伴随症状可能有所不同,儿童可能更难准确表述烧心、反酸等症状,需要通过其他表现来辅助判断是否合并胃食管反流病。
三、慢性咽炎咳血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详细病史采集:询问患者咽喉部不适症状持续时间、有无咳嗽、咳血情况,以及是否有鼻部、胃部等相关疾病病史,了解生活方式,如是否吸烟、饮酒、用嗓情况等。
2.体格检查:重点检查咽喉部黏膜情况,观察有无充血、水肿、破损等,同时检查鼻腔、口腔等部位,了解有无其他病变。
3.辅助检查:必要时可进行电子喉镜检查,直接观察咽喉部黏膜病变情况;对于怀疑鼻-鼻窦炎的患者可进行鼻窦CT检查;对于怀疑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可进行胃镜检查等。
(二)鉴别诊断
1.咽喉部肿瘤:咽喉部肿瘤也可能出现咳血症状,通过电子喉镜等检查可发现新生物,而慢性咽炎主要是黏膜慢性炎症改变,无新生物形成。例如喉癌患者除了咳血外,还可能有声音嘶哑进行性加重、咽喉部异物感进行性加重等表现,与慢性咽炎有明显区别。
2.肺部疾病: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肺部疾病也可导致咳血,通过胸部影像学检查(如胸片、胸部CT等)可鉴别,肺部疾病除了咳血外,还可能有咳嗽、咳痰、发热、胸痛等其他症状,与慢性咽炎主要累及咽喉部的表现不同。
四、慢性咽炎咳血的处理原则
(一)针对慢性咽炎本身的处理
1.一般治疗:
改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避免过度用嗓,清淡饮食,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对于儿童,要注意避免接触二手烟,家长应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让儿童多喝水,合理用嗓。
对于有胃食管反流因素的患者,要调整饮食习惯,避免晚餐过饱,进食后不宜立即平卧,睡觉时可适当抬高床头。
2.药物治疗:可使用一些清咽利喉的中成药等缓解咽喉部炎症,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用药,特别是儿童,应谨慎选择药物。
(二)针对合并疾病的处理
1.鼻-鼻窦炎:如果合并鼻-鼻窦炎,根据病情可给予鼻腔局部用药(如鼻用糖皮质激素等),必要时进行抗感染治疗等。
2.胃食管反流病:对于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可使用抑酸药物等进行治疗,但具体药物使用需遵循医生建议,同时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
总之,慢性咽炎咳血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明确病因后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的人群在处理时需根据各自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