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的诱发因素多样,包括食物因素(如动物性蛋白、植物性食物及调味品等可引发)、药物因素(部分药物可致)、感染因素(各种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可诱发)、吸入物及接触物因素(花粉、动物皮屑、化妆品等可引起)、物理因素(冷、热、日光、摩擦及压力等刺激可导致)、疾病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内分泌疾病、结缔组织病等可伴发),不同年龄人群在各因素影响下有不同特点及特殊人群提示。
一、食物因素
1.具体情况:某些食物可引发荨麻疹,常见的有动物性蛋白,像鱼虾、蟹、贝、肉类、牛奶和蛋类等;植物性食物及调味品,比如草莓、可可、番茄和葱蒜等。这些食物中含有的特定成分可能作为过敏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引发免疫反应,从而导致荨麻疹的发生。不同年龄人群对食物的接触和过敏反应可能有所不同,儿童可能对牛奶、蛋类等较为敏感,而成年人可能对海鲜等更易过敏。
2.特殊人群提示:婴幼儿在添加辅食过程中,需特别注意新食物的引入,应少量添加并观察反应,因为其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食物过敏原的耐受能力较弱。
二、药物因素
1.具体情况:一些药物可能引起荨麻疹,常见的有青霉素、血清制剂、各种疫苗、呋喃唑酮和磺胺等。药物作为外来物质进入人体后,可能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导致肥大细胞等释放组胺等活性介质,引起皮肤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出现荨麻疹样皮疹。不同年龄的人群对药物的代谢和反应存在差异,儿童的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可能与成人不同。
2.特殊人群提示:儿童用药时需更加谨慎,严格遵循医嘱,用药前要详细询问过敏史,因为儿童的免疫系统和身体机能与成人不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可能更高。
三、感染因素
1.具体情况:各种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和寄生虫感染都可能诱发荨麻疹。例如,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病毒感染性疾病;细菌性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链球菌引起的败血症、扁桃体炎、慢性中耳炎、鼻窦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真菌感染和寄生虫感染也可导致机体免疫反应异常,引发荨麻疹。不同年龄的人群易感染的病原体不同,儿童易患病毒感染性疾病,而成年人可能因职业等因素更易接触到细菌或寄生虫感染源。
2.特殊人群提示:老年人由于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感染,且感染后恢复相对较慢,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更加注意个人卫生,加强锻炼以提高免疫力,预防感染引发荨麻疹。
四、吸入物及接触物因素
1.具体情况:吸入物方面,花粉、动物皮屑、粉尘、真菌孢子、尘螨以及一些挥发性化学品等都可能成为过敏原,引起荨麻疹。接触物方面,如某些植物(荨麻等)、动物毛发、化妆品、肥皂、橡胶制品、化纤织物等,接触后可能刺激皮肤或引发过敏反应。不同生活环境的人群接触的吸入物和接触物不同,生活在花粉较多环境中的人群可能更易因花粉引发荨麻疹,长期接触化学物质的职业人群可能更易因接触物导致荨麻疹。
2.特殊人群提示:过敏体质的儿童在花粉季节应减少外出,避免接触花粉等过敏原;老年人在选择生活用品时,应尽量选择温和、无刺激的产品,减少接触可能引发过敏的物质。
五、物理因素
1.具体情况:常见的有冷、热、日光、摩擦及压力等物理刺激。寒冷性荨麻疹在寒冷环境下易发生,皮肤暴露于冷空气、冷水等低温环境后出现风团;热性荨麻疹则在受热后皮肤出现红斑、风团;日光照射后局部皮肤出现风团、红斑等;摩擦或压力刺激皮肤后,受压部位出现风团等。不同年龄人群对物理因素的耐受和反应不同,儿童在寒冷天气外出时需注意保暖,防止寒冷性荨麻疹的发生;老年人皮肤较为敏感,更易受到摩擦、压力等物理刺激的影响。
2.特殊人群提示:儿童在户外活动时要注意根据天气情况增减衣物,避免寒冷刺激;老年人在日常活动中要注意避免局部皮肤受到过度摩擦和压力,如避免长时间久坐、穿紧身衣物等。
六、疾病因素
1.具体情况: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内分泌疾病,像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结缔组织病等都可能伴发荨麻疹。这些疾病导致机体的免疫平衡失调或内分泌紊乱,从而引发荨麻疹。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患相关基础疾病的概率不同,女性在一些内分泌疾病的发病上可能存在一定特点,老年人患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内分泌疾病的风险相对较高。
2.特殊人群提示: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内分泌疾病的女性在备孕、孕期等特殊时期,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病情,因为疾病本身和治疗药物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同时要注意预防荨麻疹的发生,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心态。老年人患有基础疾病时,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荨麻疹等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