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时低血糖会对孕妇自身造成身体不适、影响胎儿供血供氧、增加早产风险,还会影响胎儿神经系统发育;高血糖会使孕妇增加妊娠期糖尿病相关并发症风险,也会给胎儿带来胎儿畸形、宫内窘迫、新生儿并发症增多等危害。
一、怀孕低血糖的危害
1.对孕妇自身的危害
身体不适症状:孕妇低血糖时可出现心慌、手抖、出汗、饥饿感等症状,严重影响孕妇的生活质量。例如,孕期低血糖发作时,孕妇可能无法正常进行日常活动,如行走、做家务等,因为身体会因能量不足而出现乏力等表现。从生理机制来看,低血糖时体内交感神经兴奋,释放肾上腺素等物质,导致心慌、手抖等症状。
影响胎儿供血供氧:胎盘是胎儿获取营养和氧气的重要结构,孕妇低血糖时,血糖水平降低会影响胎盘的血液灌注,进而导致胎儿供血供氧不足。长期慢性的胎儿供血供氧不足可能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使胎儿在宫内的生长受限,胎儿体重可能低于正常孕周的胎儿。有研究表明,孕妇反复发生低血糖会增加胎儿生长受限的风险,这是因为血糖是胎儿能量的主要来源,血糖水平不稳定会干扰胎儿正常的代谢和生长过程。
增加早产风险:严重的低血糖可能会刺激子宫收缩,从而增加早产的风险。当孕妇低血糖时,身体处于应激状态,体内的一些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可能会引发子宫收缩,若这种收缩频繁发生且难以控制,就可能导致胎儿提前娩出,而早产儿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出生后可能面临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等多种健康问题。
2.对胎儿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
影响大脑发育:胎儿的大脑在孕期是快速发育的阶段,对能量的需求较高。孕妇低血糖会使胎儿大脑得不到充足的葡萄糖供应,而葡萄糖是大脑细胞代谢的重要能源物质。长期如此可能会影响胎儿大脑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功能发育,导致胎儿出生后智力发育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比如在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可能低于正常发育的儿童。研究发现,孕期母亲低血糖发作次数较多且程度较严重时,新生儿在神经行为发育测试中的得分可能会降低,提示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受到了不良影响。
二、怀孕高血糖的危害
1.对孕妇自身的危害
增加妊娠期糖尿病相关并发症风险
感染风险增加: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孕妇高血糖时更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生殖道感染等。例如,孕期高血糖的孕妇患霉菌性阴道炎的概率相对较高,这是因为高血糖环境为白色念珠菌等真菌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而且感染后不易控制,可能会向上蔓延引起更严重的感染,如肾盂肾炎等,对孕妇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羊水过多:孕妇高血糖时,胎儿血糖也会升高,刺激胎儿胰岛细胞增生,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胎儿尿液生成增多,同时高血糖引起孕妇血浆渗透压增高,导致胎儿排尿增加,进而使羊水过多。羊水过多会增加孕妇胎膜早破、早产的风险,还会在分娩时增加胎盘早剥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有统计数据显示,妊娠合并高血糖的孕妇羊水过多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的孕妇。
难产、产伤风险增加:孕妇高血糖导致胎儿过大(巨大儿)的发生率升高,巨大儿会增加难产的风险,如肩难产等。肩难产时,胎儿的肩膀可能会卡在产道中,导致胎儿锁骨骨折、臂丛神经损伤等产伤的发生概率大大增加。而且巨大儿还可能导致孕妇产程延长,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因为产程延长会影响子宫收缩,导致子宫收缩乏力,从而引起产后出血。
2.对胎儿的危害
胎儿畸形:孕期高血糖可干扰胎儿的正常发育过程,增加胎儿畸形的发生风险,尤其是神经管畸形等。高血糖会影响胚胎细胞的分化和器官形成,导致胎儿出现结构异常。研究表明,妊娠早期孕妇血糖控制不佳时,胎儿发生神经管畸形的概率比血糖正常孕妇高出数倍。这是因为高血糖环境会影响叶酸的代谢等过程,而叶酸对于胎儿神经管的正常发育至关重要。
胎儿宫内窘迫:孕妇高血糖引起胎盘血管病变,使胎盘功能受损,胎儿在宫内可能出现缺氧等宫内窘迫的情况。胎儿宫内窘迫表现为胎心异常、胎动异常等,严重时可危及胎儿生命。例如,胎盘血管硬化、狭窄,影响了胎盘的物质交换功能,导致胎儿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不足,从而出现宫内窘迫现象。
新生儿并发症增多
新生儿低血糖:胎儿在高血糖环境下,胰岛细胞增生,胰岛素分泌过多,出生后脱离了母体高血糖环境,但体内胰岛素水平仍较高,容易发生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低血糖可引起新生儿反应低下、多汗、震颤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新生儿脑损伤等并发症。有研究发现,母亲孕期高血糖的新生儿发生低血糖的概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母亲的新生儿。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由于胎儿在宫内长期处于高血糖环境,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可能受到影响,出生后新生儿容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会导致新生儿呼吸困难、发绀等,严重影响新生儿的呼吸功能,需要进行特殊的治疗和监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