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一般治疗有生活方式调整(作息规律、避免过度劳累、戒烟限酒)和饮食调整(规律进食、选易消化食物、避刺激性食物);药物治疗有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质子泵抑制剂、H受体拮抗剂)和保护胃黏膜药物(铋剂、弱碱性抗酸剂);针对特殊人群,儿童用药饮食需谨慎,老年人要关注肝肾功能等,女性注意药物对月经影响,有特殊病史人群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等。
一、一般治疗
1.生活方式调整
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很重要。儿童需要充足睡眠来促进身体和大脑发育,成年人作息不规律可能影响胃溃疡的恢复,老年人良好的作息有助于机体整体功能的维持。一般建议成年人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儿童根据年龄不同,婴儿可能需要12-16小时,幼儿11-14小时,学龄儿童10小时左右,老年人保证6-8小时。
避免过度劳累:无论是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过度劳累都会影响身体的应激能力和修复能力。体力劳动者要合理安排工作强度,避免长时间高强度劳作;脑力劳动者要注意工作节奏,避免连续长时间用脑。
戒烟限酒:吸烟会影响胃黏膜的血液循环,加重胃黏膜的损害,饮酒会直接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酸分泌增加,加重胃溃疡病情。对于有吸烟饮酒习惯的患者,必须严格戒烟限酒,减少对胃黏膜的进一步损伤。
2.饮食调整
规律进食:定时定量进餐,避免过饥过饱。对于儿童,要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零食过多影响正餐食欲和进食量;成年人也要严格遵守,比如每天三餐按时吃,每餐间隔4-6小时左右。
选择易消化食物: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新鲜蔬菜(如菠菜、胡萝卜等)、水果(如苹果、香蕉等)。蛋白质是胃黏膜修复的重要原料,维生素有助于维持胃黏膜的正常功能。对于老年人,要注意食物的软烂程度,方便消化吸收;儿童的食物也要做得细腻,避免过硬、过粗的食物刺激胃黏膜。例如可以将蔬菜做成菜泥,肉类做成肉末等。
避免刺激性食物:减少摄入辛辣、油腻、过酸、过甜的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会刺激胃黏膜,加重腹痛;油腻食物不易消化,会增加胃的负担;过酸的食物如醋、酸菜等会刺激胃酸分泌,过甜的食物会使胃酸分泌增加,都不利于胃溃疡的恢复。
二、药物治疗
1.抑制胃酸分泌药物
质子泵抑制剂:通过抑制胃壁细胞上的质子泵,减少胃酸分泌。常用的有奥美拉唑等,这类药物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都可以使用,但儿童使用时需要根据体重等情况谨慎调整剂量。对于老年人,要注意药物可能对肝肾功能的影响,用药前需要评估肝肾功能。
H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等,通过阻断组胺H受体,抑制胃酸分泌。其作用机制与质子泵抑制剂不同,也可用于胃溃疡腹痛的治疗,同样需要考虑不同年龄患者的特点,儿童使用需谨慎,老年人使用时要关注药物对心血管等系统的影响。
2.保护胃黏膜药物
铋剂:如枸橼酸铋钾等,铋剂可以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隔绝胃酸、胃蛋白酶等对胃黏膜的侵袭。儿童一般不首选铋剂,老年人使用时要注意肾功能情况,因为铋剂主要通过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的老年人要调整剂量。
弱碱性抗酸剂:如铝碳酸镁等,可中和胃酸,短暂缓解腹痛症状。儿童使用时要注意剂型的选择,比如选择适合儿童的咀嚼片等,老年人使用时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三、针对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胃溃疡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在治疗上要更加谨慎。药物选择上要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尽量选择儿童适用的剂型。在饮食调整方面,要保证营养均衡,满足儿童生长发育的需求,同时严格遵循规律进食的原则,避免食用不适合儿童消化的食物。
2.老年人
老年人胃溃疡腹痛治疗时,要密切关注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所以在选择药物种类和剂量时要更加谨慎。同时,老年人的生活方式调整要考虑到身体机能的衰退,比如作息调整要结合老年人的睡眠特点,饮食调整要充分考虑其消化功能减弱的情况,确保营养摄入的同时减轻胃的负担。
3.女性
女性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药物对月经等生理周期的可能影响,但一般来说,常规的胃溃疡治疗药物对月经影响较小。在生活方式调整上,要结合女性的生理特点,比如在经期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寒冷刺激等可能加重腹痛的因素。
4.有特殊病史人群
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使用某些治疗胃溃疡的药物时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例如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可能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而胃溃疡患者有时可能需要使用这类药物缓解疼痛时,要权衡利弊,在医生的严格评估下使用。对于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在饮食调整时要注意食物对血糖的影响,选择合适的食物种类和进食量,避免因饮食不当导致血糖波动影响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