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酒精肝可通过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及肝脏活检。血液检查中肝功能指标、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平均红细胞容积等可反映肝细胞损伤、酒精诱导酶活性及营养等情况;腹部B超可见肝实质回声等改变,CT可发现肝脏密度降低,二者为常用筛查手段;肝脏活检是诊断金标准,可明确肝细胞病理改变,各检查均与长期大量饮酒史相关,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相应检查来辅助诊断酒精肝。
一、血液检查
1.肝功能检查
指标及意义: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等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重要指标。在酒精肝患者中,这些酶的水平通常会升高。一般来说,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中,AS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中,酒精肝时线粒体受损,AST升高往往更为明显,AST/ALT比值大于2时,对诊断酒精肝有一定提示作用。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的正常参考值略有差异,一般成年男性ALT正常参考值为9~50U/L,女性为7~40U/L;AST正常参考值为15~40U/L等。长期大量饮酒的人群,若出现肝功能指标异常,需警惕酒精肝。
病史影响:有长期大量饮酒病史的人群,在进行肝功能检查时,更要关注指标的变化情况,因为长期饮酒是酒精肝的重要诱因。
2.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γ-GT)
指标及意义:γ-GT是一种参与谷胱甘肽的代谢酶,酒精能诱导肝细胞微粒体增加γ-GT合成,使其活性升高。男性γ-GT正常参考值为11~50U/L,女性为7~32U/L。酒精肝患者此指标常明显升高,且升高程度与饮酒量相关,一般饮酒量越大,γ-GT升高越明显。不同年龄人群也有差异,年轻人相对可能对酒精更敏感,饮酒后γ-GT升高可能更显著。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大量饮酒的生活方式是导致γ-GT升高的关键因素,若有长期大量饮酒史,该指标异常需高度怀疑酒精肝。
3.平均红细胞容积(MCV)
指标及意义:酒精肝患者由于营养缺乏等因素,MCV常升高。正常参考值为82~100fl。MCV升高可能提示存在营养不良相关的血液学改变,结合饮酒史,对酒精肝的诊断有辅助价值。不同性别间MCV正常参考值基本一致,但年龄因素会有影响,老年人可能因身体机能衰退等原因,MCV正常范围可能略有不同,不过一般仍在82~100fl范围内。有长期饮酒史且MCV升高的人群,要考虑酒精肝可能。
二、影像学检查
1.腹部B超检查
表现及意义:酒精肝早期B超可表现为肝实质回声增强,光点细密,后期可出现肝体积增大、肝实质回声不均匀等。不同年龄人群,肝脏的B超表现可能因肝脏本身的生理差异略有不同,比如老年人肝脏本身可能有一定程度的萎缩等情况,但酒精肝时仍可出现上述异常回声改变。男性和女性在B超表现上无明显性别特异性差异。通过B超检查可以初步了解肝脏的形态、大小及实质回声情况,对于怀疑酒精肝的患者是常用的筛查手段。有长期饮酒史的人群,定期进行腹部B超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酒精肝。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大量饮酒的生活方式是促使肝脏在B超下出现异常改变的重要原因,若存在长期大量饮酒,B超检查发现异常需进一步评估。
2.CT检查
表现及意义:酒精肝在CT上可表现为肝脏密度降低,比脾脏密度低。正常肝脏CT值与脾脏CT值有一定比例关系,当肝脏CT值低于脾脏时,提示可能有脂肪变性等情况。不同年龄人群,肝脏和脾脏的CT值正常范围略有不同,一般年轻人肝脏CT值相对较高,随着年龄增长,肝脏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生理性改变,CT值可能略有降低,但酒精肝时这种差异会更明显。男性和女性在CT表现上无明显性别差异。CT检查对于发现肝脏脂肪变性等情况有一定优势,尤其是对于B超难以明确诊断的病例,CT可提供更清晰的肝脏密度信息,结合饮酒史可辅助诊断酒精肝。有长期饮酒史且B超提示可疑情况的患者,可进一步行CT检查。
三、肝脏活检
1.检查方法及意义
肝脏活检是诊断酒精肝的金标准。通过穿刺获取少量肝脏组织,在显微镜下观察肝细胞是否有脂肪变性、炎症、坏死等改变,以及是否有Mallory小体(酒精性透明小体)等特征性改变。不同年龄人群,肝脏组织的生理结构略有不同,但酒精肝的病理改变特征在各年龄段人群中相似。男性和女性在肝脏活检的病理表现上无本质区别。对于临床高度怀疑酒精肝,但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不典型的患者,肝脏活检可以明确诊断。不过肝脏活检是有创检查,存在一定风险,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有长期大量饮酒史,且血液和影像学检查提示可能有酒精肝,但诊断不明确的患者,可考虑进行肝脏活检。
特殊人群考虑:老年人进行肝脏活检时,要充分评估其身体状况,因为老年人可能存在凝血功能等方面的潜在问题,需要提前检查凝血功能等指标,确保活检安全。儿童一般不考虑进行肝脏活检,因为儿童肝脏相对脆弱,活检风险较高,优先通过非侵入性检查初步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