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脑损伤有多种症状,神经系统方面有意识障碍、肌张力异常、惊厥;运动功能障碍表现为运动发育落后、姿势异常;智力及认知障碍包括智力低下、认知功能障碍;感官及其他障碍有视力障碍、听力障碍、喂养困难等,发现相关异常需及时就医,高危小孩要加强监测。
一、神经系统症状
1.意识障碍:新生儿脑损伤可能表现为嗜睡、昏迷等不同程度的意识改变。足月儿脑损伤时,轻度意识障碍表现为易激惹、过度兴奋,严重时可出现昏迷。例如,一些研究表明,在新生儿窒息导致的脑损伤中,约有一定比例的患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异常表现,这与脑损伤后脑部神经细胞功能受损,无法正常调控意识状态有关。婴幼儿及儿童脑损伤时,也可能出现从嗜睡到深度昏迷的不同情况,这是因为脑损伤影响了大脑皮层及网状上行激活系统等神经结构的功能。
2.肌张力异常:可表现为肌张力增高或减低。肌张力增高时,患儿肢体僵硬,活动受限,如上肢屈曲内收、下肢交叉呈剪刀样等;肌张力减低时,肢体松软,活动无力,如抱患儿时感觉肢体松软无力,自主运动减少。例如,在小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肌张力异常较为常见,肌张力增高可能是由于脑损伤后锥体束受损,导致肌肉紧张度增加;而肌张力减低可能与脑损伤后神经对肌肉的调控失衡有关。不同年龄段的小孩表现有所不同,新生儿肌张力减低可能更易被忽视,而较大儿童肌张力异常可能会影响其运动功能的发育。
3.惊厥:是小孩脑损伤常见症状之一,可表现为局部肌肉抽搐或全身强直性、阵挛性抽搐等。新生儿脑损伤惊厥多为轻微、不典型发作,如呼吸暂停、凝视、眨眼等;婴幼儿及儿童脑损伤惊厥发作形式多样。例如,一些研究发现,在各种原因引起的小儿脑损伤中,惊厥的发生率较高,这是因为脑损伤导致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惊厥发作会进一步加重脑损伤,形成恶性循环,所以需要及时关注和处理。
二、运动功能障碍
1.运动发育落后:小孩脑损伤会影响运动功能的正常发育,比如正常婴儿3个月左右会抬头,4-5个月会翻身,6-7个月会独坐等,但脑损伤患儿可能在相应月龄不能达到这些运动发育指标。例如,脑损伤导致运动中枢及相关神经传导通路受损,使得肌肉的协同运动和运动控制能力下降,从而出现运动发育落后的情况。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孩运动发育落后的表现不同,新生儿可能表现为四肢活动少,大月龄婴儿可能不能正常爬行、站立、行走等。
2.姿势异常:常出现异常姿势,如头后仰、角弓反张、下肢交叉步态等。这是由于脑损伤后肌肉张力异常及神经对姿势的调控失常引起。例如,在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中,常见头后仰、四肢肌张力增高导致的异常姿势,这与脑部运动调控区域受损,使得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失衡有关。姿势异常会影响小孩的正常活动和外观,长期存在还可能导致骨骼发育异常等问题。
三、智力及认知障碍
1.智力低下:脑损伤可能导致小孩智力水平低于同龄儿童。轻度脑损伤患儿可能只是智力发育稍迟缓,重度脑损伤患儿智力低下表现较为明显。例如,一些研究通过智力测试发现,脑损伤患儿的智力商数(IQ)明显低于正常儿童,这是因为脑损伤影响了大脑的神经细胞发育、突触形成等,从而影响了智力的发育。不同年龄段的小孩智力低下的表现不同,婴幼儿可能对周围环境反应迟钝,较大儿童可能在学习能力、注意力等方面出现问题。
2.认知功能障碍: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学习困难等。脑损伤影响了大脑的认知功能区域,如额叶等,导致小孩在认知方面出现障碍。例如,脑损伤患儿在进行认知测试时,表现出注意力难以集中,对新知识的学习和记忆能力下降,这会严重影响其学业和生活适应能力。
四、感官及其他障碍
1.视力障碍:部分脑损伤小孩可能出现视力问题,如斜视、视力下降等。这与脑损伤影响了视觉中枢及相关神经传导有关。例如,在一些小儿脑损伤病例中,通过眼科检查发现有视力异常的情况,可能是由于脑部病变波及视觉通路,导致视觉信息的处理和传导受到影响。
2.听力障碍:脑损伤也可能引起听力障碍,表现为对声音反应不敏感等。这是因为脑损伤可能累及听觉中枢或听神经等结构。例如,一些研究报道,在脑损伤患儿中存在一定比例的听力异常情况,这需要通过听力检测等手段来早期发现和干预。
3.喂养困难:新生儿脑损伤可能出现喂养困难,如吸吮无力、吞咽不协调等。这与脑损伤影响了口腔、咽喉部的神经肌肉协调功能有关。婴幼儿及儿童脑损伤也可能存在喂养问题,影响营养摄入,进而影响生长发育。例如,一些早产儿脑损伤后容易出现喂养困难,需要特殊的喂养方式来保证营养供应。
小孩脑损伤的症状多样,涉及多个系统和不同年龄段的表现。当发现小孩出现上述相关异常表现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干预,最大程度改善预后。同时,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小孩,如早产、窒息等,应加强监测,早期发现可能出现的脑损伤相关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