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荨麻疹是病程超6周、以反复出现风团和(或)血管性水肿为特征的皮肤疾病,有风团与红斑、瘙痒等主要症状,还可能伴胃肠道、呼吸道等其他症状,不同人群儿童、成年、老年患者有不同症状特点,儿童风团明显易搔抓致破损,成年症状多样影响生活质量,老年症状相对较轻且易与基础疾病症状干扰,治疗需各有考量。
一、基本定义与特征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其特征为皮肤上反复出现风团和(或)血管性水肿,病程超过6周。风团表现为隆起于皮肤、黏膜表面的水肿性团块,大小不一、形态多样,颜色可呈红色或苍白色;血管性水肿则是发生于皮下组织较疏松部位或黏膜的局限性水肿。
二、主要症状表现
(一)风团与红斑
风团是慢性荨麻疹最典型的症状之一,通常突然出现,可孤立分布或融合成片。风团大小不等,小的如米粒,大的可如手掌大小,一般在数小时内消退,但新的风团会陆续出现,此起彼伏。风团部位常伴有明显瘙痒,不同患者瘙痒程度可有所差异。部分患者风团消退后可能会遗留暂时性的色素沉着。
红斑也是常见表现,风团周围常伴有红斑,红斑的范围可因风团的大小和数量而不同,一般边界不太清晰,颜色多为淡红色或与周围皮肤相比稍红的色泽。
(二)瘙痒症状
瘙痒是慢性荨麻疹患者普遍存在的症状,瘙痒程度轻重不一。轻度瘙痒可能仅为偶尔的轻微不适感,不影响日常生活;重度瘙痒则会严重干扰患者的睡眠、工作和生活质量,患者会不自觉地搔抓风团部位,可能导致皮肤破损、继发感染等问题。瘙痒的程度可能与个体差异、病情活动程度等因素有关,例如在病情发作较频繁或病情较重时,瘙痒往往更剧烈。
(三)其他伴随症状
胃肠道症状:部分慢性荨麻疹患者可能伴有胃肠道黏膜的水肿,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这是因为胃肠道黏膜也属于皮肤黏膜的范畴,同样可能受到荨麻疹病变的影响。例如,儿童患者如果出现胃肠道症状,可能会表现出哭闹不安、食欲减退等情况,需要家长密切关注。成人患者则可能因为腹痛、腹泻影响正常的饮食和生活节奏。
呼吸道症状:少数患者可能累及呼吸道黏膜,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这是由于呼吸道黏膜发生水肿,影响了呼吸功能。这种情况相对较为严重,需要及时就医处理,尤其是当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时,可能会危及生命。例如,过敏体质的患者在接触某些过敏原后,可能较快出现呼吸道受累的症状,需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三、不同人群的症状特点
(一)儿童患者
儿童慢性荨麻疹的症状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儿童皮肤较为娇嫩,风团可能相对更明显,瘙痒感可能导致儿童频繁搔抓,从而使皮肤破损的风险增加。在胃肠道症状方面,儿童可能更容易出现呕吐、腹泻等情况,且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可能会以哭闹等方式来表达身体的不适。例如,婴幼儿患慢性荨麻疹时,除了皮肤出现风团外,可能会因为腹部不适而出现烦躁不安、拒食等表现。
儿童的免疫系统尚在发育过程中,慢性荨麻疹的发生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食物过敏、感染等。对于儿童患者,家长需要更加细心地观察症状变化,避免儿童搔抓皮肤引起继发感染,同时要注意记录可能诱发荨麻疹发作的因素,如饮食、接触的物品等,以便更好地配合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二)成年患者
成年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症状相对较为多样化,除了典型的皮肤风团、瘙痒外,胃肠道和呼吸道症状的发生情况因人而异。一些成年患者可能因为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等因素,导致病情反复发作,瘙痒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更为明显,可能会影响其社交活动和心理健康。例如,成年患者可能因为担心风团影响外观而避免参加社交聚会,长期的心理压力又可能进一步加重病情,形成恶性循环。
成年患者在就医时需要向医生详细描述症状出现的时间、频率、伴随症状等情况,以便医生准确判断病情。同时,成年患者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减轻压力等,这些对于控制慢性荨麻疹的症状可能有一定的帮助。
(三)老年患者
老年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症状可能相对较轻,但也有其自身特点。老年患者皮肤的屏障功能有所减退,风团消退后可能恢复较慢,瘙痒感可能相对成人患者来说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但总体上瘙痒仍然是困扰老年患者的重要问题。在伴随症状方面,老年患者可能同时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荨麻疹的症状可能会与这些基础疾病的症状相互干扰,增加诊断和治疗的复杂性。例如,老年患者出现腹痛等胃肠道症状时,需要鉴别是慢性荨麻疹引起的还是本身基础疾病(如胃肠道溃疡等)导致的。
老年患者在治疗慢性荨麻疹时需要更加谨慎,要充分考虑其肝肾功能等生理功能的减退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同时要注意观察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家属在照顾老年慢性荨麻疹患者时,要更加关注患者的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协助患者规律用药,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