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是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病程长、易反复发作,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饮食上多饮水、多吃蔬果,作息上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用嗓)、环境因素调节(保持适宜湿度、净化空气)进行非药物干预,也有局部用药(含漱液、含片)和全身用药(抗生素、中药)辅助治疗,儿童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有各自注意事项,儿童要注重生活细节、谨慎用药,老年人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等。
一、慢性咽炎的定义与特点
慢性咽炎是指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常表现为咽部不适感、异物感、痒感、灼热感、干燥感或刺激感,还可有微痛等,病程较长,症状容易反复发作。
二、慢性咽炎的非药物干预措施
(一)生活方式调整
1.饮食方面
多饮水:保持咽喉部黏膜湿润,每日饮水1500-2000ml左右,可饮用温开水、淡茶水等。对于儿童,要根据年龄适量饮水,一般幼儿每日需水约90-150ml/kg,学龄儿童约70-100ml/kg。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咖啡、浓茶等,这些食物会刺激咽部黏膜,加重炎症反应。例如,长期大量食用辛辣食物的人群,咽部受到的刺激更明显,慢性咽炎症状更容易反复发作。
多吃蔬菜水果: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如橙子、柠檬、菠菜、西兰花等。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有助于维持咽部黏膜的正常功能。对于不同年龄段人群,应保证摄入足够量的蔬菜水果。儿童可通过制作蔬菜水果泥、果汁等形式增加摄入;老年人则要注意选择易于咀嚼和消化的蔬菜水果。
2.作息方面
保证充足睡眠:成年人每天应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儿童和青少年睡眠时间相对更长,幼儿需12-14小时,学龄儿童9-12小时。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的自我修复和免疫力的提升,从而利于咽部炎症的改善。长期熬夜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容易使慢性咽炎病情加重或反复。
避免过度用嗓: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要注意合理用嗓。教师、歌手等用嗓较多的人群更应注意,避免长时间高强度讲话。儿童在玩耍时也应避免长时间大声叫嚷,防止咽部过度疲劳。过度用嗓会使咽部黏膜受损,引发或加重慢性咽炎。
(二)环境因素调节
1.空气湿度与清洁
保持适宜湿度:室内空气湿度保持在40%-60%较为适宜。可使用加湿器等设备调节湿度,尤其是在干燥的季节或空调房间内。对于儿童房间,要特别注意湿度调节,过于干燥的空气会刺激儿童的咽部。例如,在北方冬季,室内暖气供暖会使空气干燥,使用加湿器保持合适湿度能缓解儿童慢性咽炎的不适症状。
净化空气:避免接触烟雾、粉尘等污染物质。在雾霾天气时,尽量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佩戴口罩。对于有吸烟习惯的人群,应戒烟,同时也要避免被动吸烟,因为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严重刺激咽部黏膜,加重慢性咽炎病情。
三、药物辅助治疗(仅提及药物名称,不涉及服用指导)
(一)局部用药
1.含漱液
复方硼砂含漱液:具有消毒防腐作用,可清洁口腔、咽喉,减轻炎症。但对于儿童,要谨慎使用,因为儿童吞咽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误吞含漱液可能会引起不适,如需使用应在成人监护下进行。
呋喃西林含漱液:也可用于清洁咽部,抑制细菌生长。同样要注意儿童的使用安全。
2.含片
西瓜霜含片:有清音利咽、消肿止痛的作用,可缓解咽部不适。但儿童服用含片时需注意防止误吸,应在成人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方式服用。
(二)全身用药
1.抗生素:一般情况下,慢性咽炎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只有在明确有细菌感染指征时,如出现咽部明显化脓等情况,才考虑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但需严格掌握用药指征,避免滥用。例如,对于儿童慢性咽炎,若没有明确细菌感染证据,不应随意使用抗生素,以免破坏儿童体内正常菌群平衡。
2.中药:一些中药制剂也可用于慢性咽炎的辅助治疗,如咽炎片等,但使用中药时也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尤其是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体质等因素合理选用。
四、特殊人群慢性咽炎的注意事项
(一)儿童慢性咽炎
1.儿童慢性咽炎在非药物干预方面要更加注重生活细节。例如,饮食上要避免给儿童食用过硬、过烫、刺激性强的食物,防止损伤咽部黏膜。在环境方面,要确保儿童生活的室内空气清新、湿度适宜,避免儿童接触二手烟等有害因素。用药时更要谨慎,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剂型或药物。
(二)老年人慢性咽炎
老年人慢性咽炎患者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在治疗时要综合考虑。例如,在使用药物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因同时服用多种药物而产生不良反应。在生活方式调整方面,要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合理安排作息和饮食,如老年人消化功能相对较弱,饮食要易于消化,保证营养均衡的同时避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同时,老年人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因为情绪也可能影响慢性咽炎的症状,如长期焦虑可能会使咽部不适症状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