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皮肤病种类多样,包括红斑鳞屑性、过敏性、感染性、病毒性等皮肤病。如银屑病儿童多急性发病,有特定皮疹表现且各年龄段可发病;玫瑰糠疹青少年及儿童多见,初有母斑后有子斑;特应性皮炎婴儿期从面颊红斑等开始,儿童期有特定好发部位表现;接触性皮炎有明确接触史,儿童因活泼好动易接触外物引发;脓疱疮多见于儿童,分大疱性和非大疱性;头癣儿童高发,分多种类型;水痘儿童多发,有特定皮疹发展过程;传染性软疣儿童及青少年易患,有特定皮疹表现且可通过接触传播,辨别儿童皮肤病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一、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1.银屑病
表现:儿童银屑病多为急性发病,初起为红色丘疹或斑丘疹,逐渐扩展成为边界清楚的红斑,上覆厚层银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可见淡红色发亮的薄膜(薄膜现象),再刮除薄膜可见点状出血(Auspitz征)。
年龄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婴儿期发病相对较少,儿童期发病多与感染、遗传等因素相关,部分患儿有家族史。
2.玫瑰糠疹
表现:初发时常有一个较大的母斑,呈椭圆形,直径可达2-5cm,淡红色或黄褐色,上覆细薄鳞屑。1-2周后,躯干部及四肢近端出现多数较小的子斑,皮疹长轴与皮纹走向一致,皮疹颜色较母斑淡,鳞屑较薄。
年龄因素:多见于青少年及儿童,婴幼儿发病相对少见,发病与病毒感染可能有关,春秋季多见。
二、过敏性皮肤病
1.特应性皮炎
表现:婴儿期多从出生后2-3个月开始发病,初发为面颊部的红斑,很快出现丘疹、丘疱疹、水疱等,搔抓后形成糜烂、渗出和结痂等,病情时轻时重,常因环境因素、饮食等诱发加重。儿童期多由婴儿期演变而来,皮疹好发于肘窝、腘窝、颈部等部位,表现为皮肤干燥、肥厚、苔藓样变,伴有剧烈瘙痒。
年龄性别:婴儿期男性与女性发病无明显差异,儿童期及青少年期女性相对多见,与遗传过敏体质密切相关,患儿往往有家族过敏史,如哮喘、过敏性鼻炎等。
2.接触性皮炎
表现:有明确的接触史,接触部位出现边界清楚的红斑、丘疹,严重时可出现水疱、大疱,甚至糜烂、渗出。去除接触物后,经适当处理,皮疹可逐渐消退。不同接触物引起的皮疹表现略有差异,如接触植物性物质(如漆树)引起的皮疹多为红斑、丘疹,接触刺激性化学物质(如强酸、强碱)可引起严重的糜烂、坏死。
生活方式:儿童活泼好动,接触外界物质机会多,如接触某些新换的护肤品、穿着新的衣物材质等都可能引发接触性皮炎,需注意观察接触史以明确病因。
三、感染性皮肤病
1.脓疱疮
表现:多见于儿童,传染性强,可在幼儿园等集体场所流行。分为大疱性脓疱疮和非大疱性脓疱疮。大疱性脓疱疮初起为散在的水疱,迅速变为大疱,疱壁薄,周围红晕较轻,疱液开始清澈,后变混浊,脓液沉积于疱底呈半月形。非大疱性脓疱疮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初起为红斑,迅速出现薄壁水疱,很快破溃,露出糜烂面,表面覆盖蜜黄色脓痂。
年龄因素:好发于2-7岁儿童,夏季多见,与儿童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发育完善、皮肤易受损伤及卫生状况等有关。
2.头癣
表现:根据病原菌和临床表现不同分为黄癣、白癣、黑点癣和脓癣。黄癣初起为丘疹或脓疱,逐渐形成碟形黄痂,痂下为潮红糜烂面,愈后留有萎缩性瘢痕。白癣初起为白色鳞屑性斑片,病发周边有白色菌鞘,病发易折断。黑点癣头皮出现多数点状鳞屑斑,病发刚出头皮即折断,呈黑色小点。脓癣为隆起的炎性肿块,质地软,有波动感,表面有多个蜂窝状排脓小孔,常伴耳后、颈部淋巴结肿大。
年龄性别:儿童是头癣的高发人群,男性略多于女性,与儿童密切接触头癣患者、共用理发工具等有关。
四、病毒性皮肤病
1.水痘
表现:潜伏期10-21天,平均14天。发病急,先有发热、不适、厌食等前驱症状,24-48小时出现皮疹,初为红色斑疹,数小时后变为丘疹并发展为疱疹,疱疹为椭圆形,周围有红晕,疱液初始清亮,后变混浊,疱疹壁薄易破,常伴有瘙痒。1-2天后疱疹从中心开始干枯、结痂,红晕消失。皮疹分批出现,同一部位可见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同时存在。
年龄因素:主要发生在2-10岁儿童,6个月以内婴儿少见,与儿童免疫系统相对不完善,接触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易感染有关。
2.传染性软疣
表现: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好发于躯干、四肢、面部、颈部等部位。皮疹为半球形丘疹,直径2-5mm,灰色或珍珠色,表面有蜡样光泽,中央有脐凹,可挤出白色乳酪样物质(软疣小体)。
生活方式: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如在幼儿园、游泳池等公共场所接触被污染的物品而感染,儿童皮肤娇嫩,易被传染。
在辨别儿童皮肤病时,需详细询问病史,包括发病时间、诱因、家族史等,仔细观察皮疹的形态、分布、颜色等特征,同时结合患儿的年龄、性别等因素综合判断。若发现儿童皮肤出现异常皮疹,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