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鼻窦炎呼气臭与鼻窦内炎症及分泌物有关,感染因素、鼻窦结构特点是原因,有局部症状(鼻塞、流涕)、全身症状(发热、头痛),通过症状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处理包括一般处理(鼻腔护理、改善生活方式)、抗感染治疗、对症治疗,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病情变化,注意增强儿童免疫力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一、儿童鼻窦炎呼气臭的原因
儿童鼻窦炎时呼气臭主要与鼻窦内的炎症及分泌物有关。鼻窦发生炎症时,鼻窦内会产生大量脓性分泌物,这些分泌物中含有细菌等病原体,细菌分解分泌物中的有机物质会产生有异味的物质,从而导致呼气有臭味。
(一)感染因素
儿童鼻窦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的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当细菌在鼻窦内繁殖,引发炎症反应,炎症会导致鼻窦黏膜充血、水肿,腺体分泌增加,形成较多的脓性分泌物。例如,肺炎链球菌感染后,其代谢产物等会参与产生异味物质,使得呼气有臭味。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相对更容易受到细菌等病原体的侵袭而引发鼻窦炎。
(二)鼻窦结构特点
儿童鼻窦发育尚未完全成熟,鼻窦窦口相对较宽大,鼻腔黏膜与鼻窦黏膜相延续,鼻腔炎症容易波及鼻窦。而且儿童的鼻窦内纤毛运动功能相对较弱,不利于分泌物的排出,导致分泌物在鼻窦内积聚时间较长,容易滋生细菌并产生异味。比如,上颌窦在儿童时期发育较快,但窦口位置较高,分泌物引流相对不畅,更易发生炎症及产生异味。
二、儿童鼻窦炎的其他表现
(一)局部症状
1.鼻塞:鼻窦炎症导致鼻腔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引起鼻塞,儿童可能会出现张口呼吸等情况。由于鼻塞,儿童可能会用口呼吸,这也可能会加重口腔内的异味情况。
2.流涕:多为脓性鼻涕,颜色可为黄色或黄绿色。如果合并有病毒感染等情况,鼻涕可能会先为清水样,随后转为脓性。
(二)全身症状
1.发热:部分儿童可能出现发热,体温可高达38℃-39℃甚至更高,这是身体对感染的一种免疫反应。儿童体温调节中枢相对不稳定,感染时更容易出现发热情况。
2.头痛:年龄较大的儿童可能会诉说头痛,头痛的部位与受累鼻窦有关,例如上颌窦炎可能会引起面颊部疼痛、头痛,额窦炎可能会引起前额部疼痛等。但年幼儿童往往不能准确表述头痛,可能表现为哭闹、烦躁不安等。
三、儿童鼻窦炎呼气臭的诊断
(一)症状评估
医生会详细询问儿童的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呼气臭、发热、头痛等情况,了解症状出现的时间、持续时间等。同时会询问儿童的病史,如近期是否有上呼吸道感染史等。
(二)体格检查
1.鼻腔检查:通过前鼻镜检查可见鼻腔黏膜充血、肿胀,中鼻道或嗅裂有脓性分泌物积聚。例如,可见中鼻道有黄色或黄绿色的脓性分泌物附着。
2.鼻窦检查:可能会有相应鼻窦区域的压痛,如上颌窦炎时面颊部有压痛,额窦炎时眼眶上内侧有压痛等。
(三)辅助检查
1.血常规: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鼻窦炎,血常规可能会显示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儿童的血常规特点与成人有所不同,需要结合儿童的年龄等因素综合判断。
2.鼻窦CT:可以清晰地显示鼻窦内的炎症情况,如鼻窦黏膜增厚、有无脓性分泌物积聚等,有助于明确诊断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但对于儿童,要注意CT检查的辐射影响,一般是在必要时才进行。
四、儿童鼻窦炎呼气臭的处理原则
(一)一般处理
1.鼻腔护理: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或海盐水进行鼻腔冲洗,有助于清除鼻腔内的脓性分泌物,减轻鼻腔黏膜肿胀,从而减少异味的产生。儿童进行鼻腔冲洗时,要选择适合儿童的冲洗器具和溶液,操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儿童鼻腔黏膜。
2.改善生活方式:让儿童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上要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润。儿童生活方式的调整有助于身体的恢复,提高免疫力。
(二)抗感染治疗
如果考虑为细菌感染引起的鼻窦炎,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但要根据病原菌的种类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儿童使用抗生素要严格遵循医嘱,注意药物的适应证、禁忌证等。例如,对于肺炎链球菌感染,可能会选用青霉素类等抗生素,但要注意儿童是否有青霉素过敏史等情况。
(三)对症治疗
1.退热:如果儿童有发热,体温超过38.5℃且伴有不适时,可考虑使用物理降温或适当的退热药物,但要避免低龄儿童使用不恰当的退热方式或药物。物理降温可以采用温水擦浴等方法,药物退热要选择适合儿童的剂型和剂量。
2.缓解头痛等症状:对于有头痛等症状的儿童,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对症处理,但要谨慎用药,尤其是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用药需特别注意。
五、特殊人群(儿童)的温馨提示
儿童是特殊人群,在面对鼻窦炎呼气臭的情况时,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病情变化。如果儿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如鼻塞明显影响呼吸、发热持续不退、头痛剧烈等,要及时带儿童就医。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增强儿童的免疫力,如让儿童适当进行户外活动,但要避免在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长时间停留;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因为上呼吸道感染是引发儿童鼻窦炎的常见诱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