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有多样症状表现,包括呼吸系统的咳嗽、气促及全身的发热、精神萎靡等,不同年龄段小儿肺炎症状特点有差异,新生儿不典型且进展快,婴幼儿呼吸和全身症状突出,学龄前期及学龄期相对典型但也需防并发症,特殊病原体肺炎如病毒性的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肺炎、细菌性的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各有其症状特点。
一、症状表现
(一)呼吸系统症状
1.咳嗽
小儿肺炎早期多为刺激性干咳,随后可出现咳痰。婴儿肺炎咳嗽症状可能不典型,常表现为口吐泡沫,这是因为婴儿不会有效咳痰,痰液在气道内积聚,随呼吸运动表现为口吐泡沫的现象。不同年龄小儿咳嗽特点有所差异,新生儿肺炎可能仅表现为呼吸频率改变,而较大婴儿和幼儿则能较明确表述咳嗽症状。
2.气促
小儿肺炎时由于肺部炎症导致气体交换障碍,会出现呼吸频率增快。婴儿呼吸频率通常可达40-80次/分钟,幼儿呼吸频率可达30-50次/分钟,可通过数胸廓起伏次数来判断,若呼吸急促同时伴有鼻翼扇动、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凹陷),则提示病情相对较重。
(二)全身症状
1.发热
小儿肺炎发热程度不一,可为低热(体温37.5-38℃)、中等度热(38.1-39℃)或高热(39℃以上)。新生儿肺炎、小婴儿肺炎发热症状可不典型,可能体温不升或仅表现为体温波动。不同病原体引起的肺炎发热特点有差异,如肺炎链球菌肺炎多为稽留热或弛张热,而病毒性肺炎发热相对不规则。
2.精神萎靡
小儿患肺炎时,由于感染毒素吸收及机体缺氧等原因,常出现精神不振、烦躁不安或嗜睡等表现。婴儿可能表现为不爱吃奶、哭闹不止等,这是全身感染中毒症状的一种体现,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精神萎靡越明显往往提示病情越重。
二、不同年龄段小儿肺炎症状特点差异
(一)新生儿肺炎
1.症状不典型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咳嗽反射不健全,所以很少出现典型的咳嗽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浅快、口周发绀、吃奶差、精神萎靡等,部分新生儿可能仅表现为体温不稳定,可升高也可降低。这是因为新生儿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免疫系统功能相对低下,对感染的反应不典型。
2.病情进展快
新生儿肺炎病情变化迅速,容易并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因为新生儿各器官功能发育不成熟,对感染的代偿能力差,一旦发生肺炎,炎症容易扩散,影响呼吸和循环系统功能。
(二)婴幼儿肺炎
1.呼吸系统症状突出
婴幼儿肺炎除了有咳嗽、气促外,喘息症状相对较常见。这与婴幼儿气道较狭窄、平滑肌较丰富等解剖生理特点有关,肺部炎症容易引起气道痉挛,导致喘息。同时,婴幼儿肺炎时肺部体征相对较难早期发现,需要仔细听诊,可能在肺部听到中、细湿啰音,这是肺泡内有渗出物的表现。
2.全身症状明显
婴幼儿肺炎全身症状更为明显,除了发热、精神萎靡外,还容易出现消化道症状,如呕吐、腹泻等。这是因为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感染后毒素吸收可影响胃肠道功能,而且发热、呼吸急促等也会影响消化功能。
(三)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儿童肺炎
1.症状相对典型
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儿童肺炎症状相对接近成人,咳嗽、发热等症状较为典型,能较清楚表述自身不适。肺部体征相对容易发现,可听到较明显的中、细湿啰音,发热多为中等度热或高热,精神状态相对婴幼儿较好,但病情严重时也会出现精神萎靡等表现。
2.并发症相对较少但仍需关注
此年龄段儿童虽然并发症相对婴幼儿少,但如果治疗不及时,也可能出现胸膜炎、脓胸等并发症。这与儿童自身免疫功能逐渐完善,但肺部炎症若未得到有效控制仍会向周围组织蔓延有关。
三、特殊病原体肺炎的症状特点
(一)病毒性肺炎
1.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多见于婴幼儿,尤其是1岁以内婴儿。起病较急,初期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流涕、咳嗽等,随后出现发热,体温一般为低-中度热,接着出现呼吸急促、喘憋等症状,肺部可听到明显的哮鸣音,严重时可出现发绀、三凹征等。胸部X线检查可见两肺纹理增多、小点片状阴影或肺气肿表现。
2.腺病毒肺炎
多见于6个月-2岁儿童。临床特点为起病急骤,高热持续时间长,可达1-3周,中毒症状重,精神萎靡、嗜睡等全身症状明显。呼吸道症状相对出现较晚,咳嗽较剧烈,可出现阵发性喘憋。肺部体征出现较晚,发热3-4天后才开始出现湿啰音,随后可出现肺实变体征。胸部X线改变较肺部体征出现早,可见大小不等的片状阴影或融合成大病灶。
(二)细菌性肺炎
1.肺炎链球菌肺炎
多见于年长儿。起病急骤,常表现为高热、寒战,体温可达39-40℃,咳嗽剧烈,可呈铁锈色痰(但婴幼儿患者较少出现典型铁锈色痰),呼吸急促,肺部可听到湿啰音,胸部X线检查可见大叶或肺段均匀一致的致密阴影。
2.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多见于婴幼儿及儿童。起病急,病情重,高热呈弛张热型,中毒症状明显,面色苍白、精神萎靡等。咳嗽频繁,可咳出脓血痰,部分患儿可出现皮疹,如荨麻疹或猩红热样皮疹。肺部体征出现早,两肺可闻及中、细湿啰音,易并发脓胸、脓气胸等并发症,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浸润、肺脓肿、肺气囊肿等多种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