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子宫内膜炎是子宫内膜的慢性炎症,多由急性迁延、病原体持续感染、宫腔异物残留、子宫黏膜下肌瘤或息肉引发,有阴道不规则出血、下腹疼痛、白带增多、不孕或流产等表现,通过病史采集、妇科检查、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包括抗生素、清除异物、手术,不同人群影响及注意事项不同,育龄期要积极治疗防影响生育,围绝经期需鉴别排除恶性病变,有宫内节育器者及时评估处理,有生育需求者治疗后全面评估备孕。
一、定义
慢性子宫内膜炎是子宫内膜的慢性炎症,多由急性子宫内膜炎治疗不彻底迁延而来,也可由长期的输卵管炎或宫颈炎蔓延所致,宫内节育器、分娩或流产后有少量胎盘残留及胎盘附着部的复旧不全等也可能引发。
二、病因
1.急性子宫内膜炎迁延:急性子宫内膜炎时,若未得到彻底有效的治疗,炎症可能转为慢性,例如患者在急性子宫内膜炎发作时,未按规范完成抗生素疗程,炎症持续存在并发展为慢性。
2.病原体持续感染:一些病原体如衣原体、支原体等可持续感染子宫内膜,导致炎症迁延不愈,这些病原体可能通过性传播等途径进入宫腔,长期刺激子宫内膜。
3.宫腔内异物残留:比如宫内节育器,其作为一种异物放置在宫腔内,会刺激子宫内膜,容易引发慢性炎症;另外,分娩或流产后有少量胎盘残留,残留的胎盘组织会影响子宫内膜的修复,持续引起炎症反应。
4.子宫黏膜下肌瘤或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或息肉会改变宫腔内的局部环境,使得子宫内膜的血供和局部免疫状态发生改变,从而容易诱发慢性子宫内膜炎,例如黏膜下肌瘤患者,肌瘤表面的子宫内膜易发生溃疡、感染,进而引发慢性炎症。
三、临床表现
1.阴道不规则出血:表现为月经间期的少量出血或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等,不同年龄的女性可能有不同表现,育龄期女性可能影响月经周期和经量,围绝经期女性可能表现为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这是因为炎症刺激子宫内膜,导致其不规则脱落。
2.下腹疼痛:多为下腹坠胀、隐痛,疼痛程度不一,部分患者可在劳累、性交后加重,这是由于炎症刺激盆腔腹膜及子宫周围组织引起。
3.白带增多:白带可呈淡黄色、脓性,伴有异味,这是因为炎症刺激宫颈腺体和子宫内膜腺体,导致分泌物增多且性状改变。
4.不孕或流产: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慢性子宫内膜炎可能影响受精卵的着床,导致不孕,或者即使着床也容易发生流产,这是因为炎症环境不利于胚胎的生长发育,例如炎症导致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影响胚胎植入。
四、诊断方法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月经史、生育史、妇科手术史等,了解是否有急性子宫内膜炎病史、宫内节育器放置情况等,例如患者自述曾有急性子宫内膜炎未彻底治愈的情况,或者有宫内节育器放置史。
2.妇科检查:妇科检查时可发现子宫有轻压痛,附件区可能有增厚、压痛等表现,通过双合诊等检查方法触摸子宫及附件的情况。
3.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部分患者血常规可显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轻度升高,提示有炎症反应,但这不是特异性指标,因为其他非感染性炎症也可能有类似表现。
阴道分泌物检查:可发现病原菌,如通过涂片、培养等方法检测出衣原体、支原体或其他致病菌,有助于明确感染的病原体类型。
4.影像学检查
B超检查:B超可发现子宫内膜增厚、回声不均匀等改变,有助于观察子宫及内膜的形态结构,例如显示子宫内膜厚度超过正常范围,且回声不均匀提示可能存在炎症导致的内膜病变。
宫腔镜检查:宫腔镜下可直接观察子宫内膜的情况,可见子宫内膜充血、水肿,有炎性渗出物等表现,还可在直视下取内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这是诊断慢性子宫内膜炎较为准确的方法,能直接观察病变部位并获取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分析。
五、治疗原则
1.抗生素治疗:根据病原体检查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例如如果是衣原体或支原体感染,可选用多西环素、阿奇霉素等抗生素进行治疗,通过抑制病原体的生长繁殖来消除炎症。
2.清除宫腔内异物:对于因宫内节育器引起的慢性子宫内膜炎,应及时取出宫内节育器;对于分娩或流产后有胎盘残留的患者,需进行清宫术,以清除宫腔内的异物,去除炎症的诱因。
3.手术治疗:对于由子宫黏膜下肌瘤或息肉导致的慢性子宫内膜炎,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切除肌瘤或息肉,恢复宫腔的正常形态及内膜环境,例如黏膜下肌瘤较大且引起明显症状及炎症时,需行肌瘤剔除术。
六、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及注意事项
1.育龄期女性:慢性子宫内膜炎可能影响生育,需要积极治疗,在治疗期间应避免无保护性生活,防止再次感染,同时要按照医嘱规范用药,定期复查,了解炎症的恢复情况,以提高受孕几率和保障妊娠的顺利进行。
2.围绝经期女性:围绝经期女性出现慢性子宫内膜炎时,更要关注阴道不规则出血的情况,因为需要与子宫内膜癌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如宫腔镜及内膜病理检查等,以排除恶性病变,同时治疗上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考虑到围绝经期女性的生理特点,用药需谨慎,尽量选择对内分泌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
3.有宫内节育器的女性: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女性若出现慢性子宫内膜炎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评估宫内节育器的必要性,部分患者可能需要取出宫内节育器,同时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避免细菌逆行感染,在取出宫内节育器后要注意休息,促进身体恢复。
4.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在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后计划妊娠时,应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子宫内膜的容受性等,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备孕,例如在炎症治愈后,通过B超监测排卵等方式,选择合适的时机受孕,并在妊娠早期密切监测,因为既往有慢性子宫内膜炎病史的女性发生流产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相对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