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形态异常并引起鼻腔功能障碍等症状的疾病,病因有先天性因素及后天性的外伤、鼻腔鼻窦肿瘤、鼻腔慢性炎症等,临床表现有鼻塞、鼻出血、头痛等,诊断方法包括前鼻镜检查、鼻内镜检查、鼻部CT检查,治疗有保守治疗(无症状者无需治疗,有炎症者积极治炎症)和手术治疗(有明显症状经保守治疗无效时考虑,手术方法有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等),预后一般较好,术后需注意鼻腔护理。
一、定义
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形态上向一侧或两侧偏曲或局部突起,并引起鼻腔功能障碍或产生症状的疾病。正常情况下,鼻中隔很少完全居中,只有当鼻中隔向一侧或两侧偏曲或局部突起并引起鼻腔功能障碍等情况时才被视为病态。
二、病因
1.先天性因素:
胚胎期鼻中隔发育过程中,骨与软骨发育不均衡可导致鼻中隔偏曲,部分婴儿出生时即存在鼻中隔软骨和骨的结构异常,但可能在儿童或成年后才出现相关症状,这与个体胚胎发育的差异有关,不同性别、年龄的人群在胚胎发育时都可能面临这种不均衡发育的风险。
2.后天性因素:
外伤:
头面部外伤是引起鼻中隔偏曲的常见原因,如车祸、运动时的撞击等。在儿童时期,鼻部外伤相对较多,若发生鼻骨骨折等情况,可能影响鼻中隔的正常结构,随着年龄增长,鼻中隔逐渐发育,就可能导致鼻中隔偏曲。不同性别中,男性因从事户外工作或运动等原因,头面部外伤风险相对较高,而女性也可能因日常活动中的意外受伤导致鼻中隔偏曲。
鼻腔鼻窦肿瘤:
鼻腔内的肿瘤,如鼻息肉、鼻腔内的良性或恶性肿瘤等,可逐渐压迫鼻中隔,使其向对侧偏曲。这种情况在成年人群中较为常见,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都可能发生鼻腔鼻窦肿瘤,但随着年龄增长,肿瘤的发生率有一定变化趋势。
鼻腔慢性炎症:
长期的慢性鼻炎、鼻窦炎等炎症刺激,可导致鼻中隔黏膜增厚、纤维组织增生,进而引起鼻中隔偏曲。例如,一些患有慢性鼻窦炎的患者,病程较长,炎症持续刺激鼻中隔,会影响其正常结构。不同性别在鼻腔慢性炎症的发生率上可能有一定差异,但总体而言,长期患有鼻腔慢性炎症的人群都面临鼻中隔偏曲的风险。
三、临床表现
1.鼻塞:
可为单侧鼻塞,也可为双侧鼻塞。单侧鼻塞多因鼻中隔向一侧偏曲,该侧鼻腔狭窄,通气不畅;双侧鼻塞则是鼻中隔向两侧偏曲,双侧鼻腔均狭窄所致。在儿童中,长期鼻塞可能影响呼吸,进而影响睡眠和生长发育,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良好的呼吸对其身体和智力发育至关重要。不同年龄的人群,鼻塞对生活的影响程度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睡眠时打鼾、张口呼吸等,成人则可能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质量。
2.鼻出血:
多发生在偏曲的凸面、骨棘或骨嵴的顶尖部,此处黏膜较薄,受气流和尘埃刺激易发生糜烂、破溃出血。中老年人若本身存在鼻腔黏膜退变等情况,加上鼻中隔偏曲,更容易出现鼻出血;儿童鼻出血相对较少见,但也可能发生,其原因可能与儿童好动,易发生鼻部外伤或鼻腔慢性炎症刺激有关。
3.头痛:
偏曲的部位压迫鼻甲,可引起同侧反射性头痛。例如,鼻中隔偏曲部位压迫中鼻甲,可导致同侧头部疼痛,疼痛性质多为隐痛或胀痛。不同性别、年龄的人群对头痛的耐受和表现可能不同,一般来说,成年人可能更能准确描述头痛的部位和性质,而儿童可能更多表现为烦躁不安等间接症状。
四、诊断方法
1.前鼻镜检查:
通过前鼻镜观察鼻中隔的形态,可见鼻中隔向一侧或两侧偏曲,有骨棘或骨嵴等。检查时需注意不同年龄人群的鼻腔结构差异,儿童鼻腔相对较窄,检查时要更加轻柔。
2.鼻内镜检查:
鼻内镜能更清晰地观察鼻中隔全貌,包括鼻腔深部的情况,可发现前鼻镜检查难以发现的偏曲部位和黏膜病变等。对于怀疑有鼻中隔偏曲的患者,尤其是症状不典型的,鼻内镜检查是重要的诊断手段,不同年龄的患者都可进行鼻内镜检查,但儿童检查时可能需要在适当的镇静或麻醉下进行,以确保检查顺利和安全。
3.鼻部CT检查:
鼻部CT可清晰显示鼻中隔与相邻结构的关系,准确判断鼻中隔偏曲的类型和程度,对于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指导意义。无论是儿童、成年人还是老年人,鼻部CT检查都可用于诊断鼻中隔偏曲,但要考虑辐射对不同年龄人群的影响,儿童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辐射暴露。
五、治疗
1.保守治疗:
对于无症状的鼻中隔偏曲,一般无需治疗。但对于患有鼻腔慢性炎症的患者,需要积极治疗鼻腔炎症,以减轻鼻腔黏膜的肿胀,缓解相关症状。例如,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鼻等方法治疗慢性鼻炎、鼻窦炎等,但需注意药物对不同年龄人群的影响,儿童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时要选择合适的剂型和剂量,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
2.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当鼻中隔偏曲引起明显的鼻塞、鼻出血、头痛等症状,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应考虑手术治疗。例如,鼻中隔偏曲导致严重鼻塞,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或鼻出血频繁且经保守治疗无法控制时,需进行手术矫正。不同年龄的患者手术指征的把握可能略有不同,儿童患者需要谨慎评估手术的必要性和风险,因为儿童的鼻部仍在发育中。
手术方法:常见的手术方法有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等。手术通过矫正鼻中隔的偏曲部位,恢复鼻腔的正常结构和通气功能。手术过程中要注意保护鼻腔黏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儿童患者,手术操作要更加精细,避免影响鼻部的正常发育。
六、预后
一般来说,经过规范的治疗,鼻中隔偏曲患者的症状可得到明显改善,鼻腔通气功能恢复,头痛、鼻出血等症状消失或减轻。但术后需要注意鼻腔护理,避免鼻腔再次受到外伤或感染等。不同年龄的患者预后可能略有差异,儿童患者在术后需要密切观察鼻部的发育情况,而成人患者恢复相对较为稳定,但也需要遵循术后的康复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