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坏疽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严格控血糖、局部伤口护理)、抗感染治疗(依感染选抗生素、定疗程)、血管重建治疗(血管造影评估、旁路手术或腔内治疗)、高压氧治疗(机制及应用)、截肢治疗(适应证及平面选择),还有特殊人群(老年、儿童)注意事项,需综合评估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
一、一般治疗
1.严格控制血糖
对于糖尿病足坏疽患者,血糖的控制至关重要。高血糖环境不利于伤口愈合,还会加重感染等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应遵循个体化的降糖方案,包括饮食控制、运动以及合理使用降糖药物(如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合适范围,一般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左右,餐后血糖控制在10mmol/L左右等,但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例如老年糖尿病患者可能需要更宽松的血糖控制目标以避免低血糖发生。
2.局部伤口护理
清创:及时清除坏死组织和脓性分泌物是关键步骤。通过清创可以减少感染源,促进新鲜肉芽组织生长。清创方法包括外科清创、自溶性清创、酶学清创等。外科清创适用于坏死组织较多且边界清楚的情况;自溶性清创利用伤口自身的酶和渗出液使坏死组织软化脱落,但过程相对缓慢;酶学清创则是使用特定的酶制剂来分解坏死组织。
伤口换药:根据伤口情况定期换药,保持伤口清洁,促进愈合。换药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二次感染。例如,对于渗出较多的伤口,可选用合适的湿性敷料,如藻酸盐敷料等,湿性环境有利于上皮细胞生长;对于感染较轻但有少量渗出的伤口,可使用透气性好的干性敷料。
二、抗感染治疗
1.根据感染情况选择抗生素
首先要进行伤口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如果是轻度感染,可经验性选用针对常见病原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如果感染较重或培养结果明确后,应选用针对性强的抗生素。例如,当培养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时,可能需要选用万古霉素等抗生素。
2.抗感染治疗的疗程
一般需要足够的疗程来彻底清除感染。通常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反应以及细菌培养结果来确定疗程,一般为1-2周或更长时间,但需动态评估感染控制情况,如体温是否恢复正常、伤口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是否缓解、白细胞计数是否下降等。
三、血管重建治疗
1.血管造影评估
通过下肢动脉血管造影来明确血管病变的部位、程度和范围。例如,了解是否存在下肢动脉狭窄、闭塞的部位,是主干血管病变还是分支血管病变等。对于下肢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的糖尿病足坏疽患者,血管造影是制定血管重建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2.血管重建方法
旁路手术:对于适合的患者,可采用旁路手术,即通过移植血管(如大隐静脉等)为缺血组织建立新的血运通道,绕过狭窄或闭塞的血管段。例如,在股-腘动脉闭塞时,可进行股-腘动脉旁路移植术。
血管腔内治疗:包括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和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等。PTA是通过球囊扩张狭窄或闭塞的血管,改善血管通畅性;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则是在球囊扩张的基础上置入支架,保持血管的通畅,防止再狭窄。这种方法相对创伤较小,但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例如对于短段、局限性的血管狭窄或闭塞病变较为适合。
四、高压氧治疗
1.高压氧治疗的机制
高压氧治疗可以提高组织的氧分压,增加组织的氧含量,改善组织缺氧状态,促进伤口愈合。在糖尿病足坏疽的治疗中,高压氧可以改善缺血组织的氧供,有利于细胞的代谢和修复,增强白细胞的杀菌能力,抑制厌氧菌生长等。
2.高压氧治疗的应用
一般需要多个疗程的治疗,通常每周进行多次治疗,每次治疗在高压氧舱内进行一定时间(如60-120分钟)。但对于有气压伤风险(如中耳疾病、气胸等)的患者应谨慎使用,同时要考虑患者的年龄因素,老年患者可能对高压氧治疗的耐受性有所不同,需要密切观察。
五、截肢治疗
1.截肢的适应证
当糖尿病足坏疽发展到严重程度,经上述各种治疗无效,且感染无法控制,患肢已无保留价值,严重威胁患者生命时,应考虑截肢治疗。例如,足部广泛坏死、感染累及骨髓,出现败血症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经积极治疗仍无法改善的情况。
2.截肢平面的选择
截肢平面的选择要尽量保留患肢功能,同时确保截肢残端能够良好愈合。一般会选择在健康组织平面进行截肢,例如根据血管供应和神经分布情况,选择合适的截肢平面,如足部截肢可能选择在跖骨水平,小腿截肢可能选择在合适的胫腓骨平面等,需要由专业的外科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精准判断。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患者
老年糖尿病足坏疽患者往往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在治疗过程中,要更加注重整体病情的评估和管理。例如,在血糖控制方面,要避免过度降糖导致低血糖发生,因为老年患者对低血糖的耐受性更差,可能引发严重的心血管事件等。在抗感染治疗时,要考虑到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减慢,选择抗生素时要调整剂量或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在手术治疗(如血管重建或截肢手术)时,要充分评估患者的手术耐受能力,做好围手术期的管理。
2.儿童糖尿病足坏疽
儿童糖尿病足坏疽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需要高度重视。儿童糖尿病多为1型糖尿病,病情变化较快。在治疗时,血糖控制要更加精细,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血糖控制不当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在局部伤口护理方面,要特别注意儿童的配合度,可能需要在麻醉下进行清创等操作。抗感染治疗时要考虑儿童的用药安全,避免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影响的抗生素,选择合适的儿童剂型药物等。同时,要加强对患儿及家长的糖尿病教育,包括足部护理知识等,预防糖尿病足坏疽的再次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