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肿大通常指腭扁桃体肿大,其常见原因有感染因素(病毒如腺病毒、EB病毒,细菌如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免疫因素、其他因素(过敏反应、邻近器官炎症蔓延);临床表现有局部(咽部异物感、影响呼吸、咽痛等)和全身(发热、乏力等)表现;诊断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病原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包括一般治疗、针对病因治疗(病毒感染对症支持,细菌感染用抗生素)、手术治疗(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功能或成病灶时考虑,注意手术年龄等)。
一、定义与解剖基础
扁桃体包括腭扁桃体、咽扁桃体和舌扁桃体,通常所说的扁桃体肿大一般指腭扁桃体的肿大。腭扁桃体是一对扁卵圆形的淋巴器官,位于口咽部,是咽部最大的淋巴组织。
二、常见原因
(一)感染因素
1.病毒感染
最常见的是腺病毒感染,儿童时期腺病毒感染引发扁桃体肿大较为多见。腺病毒可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感染后会引起扁桃体炎症反应,导致扁桃体充血、肿大。例如,在幼儿园等儿童密集场所,腺病毒容易在儿童之间传播,引发扁桃体肿大等症状。
EB病毒感染也可导致扁桃体肿大,多见于青少年,感染后除了扁桃体肿大外,还可能伴有发热、皮疹、肝脾肿大等表现,需要通过相关病毒学检查来确诊。
2.细菌感染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是引发扁桃体细菌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如受凉、过度劳累等情况,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容易侵入扁桃体,引起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导致扁桃体明显肿大,表面可能有脓性分泌物。例如,一些学生在考试压力大、作息不规律时,容易因抵抗力下降而感染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出现扁桃体肿大、咽痛等症状。
葡萄球菌等其他细菌也可引起扁桃体感染导致肿大,但相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来说较为少见。
(二)免疫因素
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累及扁桃体,引发扁桃体肿大。例如,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扁桃体组织,导致扁桃体出现炎症性肿大。这种情况在成年人群中可能会出现,患者除了扁桃体肿大外,还会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其他表现,如关节疼痛、畸形等。
(三)其他因素
过敏反应:如果患者是过敏体质,接触到过敏原后,如花粉、某些食物等,可能引起扁桃体的过敏反应,导致扁桃体肿大。例如,春季花粉过敏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扁桃体肿大、咽痒等症状。
邻近器官炎症蔓延:如鼻腔、鼻窦的炎症可蔓延至扁桃体,引起扁桃体肿大。鼻窦炎患者,炎症分泌物可通过后鼻孔流到咽部,长期刺激扁桃体,导致扁桃体反复发炎、肿大。
三、临床表现
(一)局部表现
扁桃体肿大时,患者可能会感到咽部异物感,尤其是在吞咽时较为明显。如果是儿童扁桃体过度肿大,可能会影响呼吸,出现睡眠时打鼾、呼吸不畅等表现,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呼吸暂停现象。
扁桃体肿大伴有感染时,会出现咽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轻者可能只是咽部不适,重者吞咽困难,甚至影响进食。化脓性扁桃体炎时,扁桃体表面可见黄白色脓性分泌物。
(二)全身表现
感染引起的扁桃体肿大常伴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8℃-40℃不等。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可能为低热或中度发热,持续时间相对较短;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往往较为明显,体温上升较快。
还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儿童患者可能会表现出精神萎靡、哭闹不安等情况。
四、诊断方法
(一)体格检查
医生会通过肉眼观察扁桃体的大小、颜色、表面情况等。一般将扁桃体肿大分为三度:Ⅰ度肿大时扁桃体不超过腭咽弓;Ⅱ度肿大时扁桃体超过腭咽弓,但未达到咽后壁中线;Ⅲ度肿大时扁桃体达到或超过咽后壁中线。同时观察扁桃体表面有无分泌物、充血程度等。
(二)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例如,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血常规检查常显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
病原学检查:对于考虑细菌感染的患者,可进行咽拭子培养,以明确是否有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致病菌感染;对于病毒感染,可通过血清学检查检测相关病毒抗体,如腺病毒抗体、EB病毒抗体等,帮助明确病毒感染类型。
(三)影像学检查
一般情况下扁桃体肿大通过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即可诊断,但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怀疑扁桃体有肿瘤等病变时,可能会进行颈部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以进一步明确扁桃体肿大的原因和性质。
五、治疗原则
(一)一般治疗
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多饮水,保持咽部湿润。饮食方面要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咽部不适。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营养均衡,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二)针对病因治疗
病毒感染:目前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扁桃体肿大,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如发热时可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或使用退热药物(儿童需谨慎选择合适的退热药物,优先选择对乙酰氨基酚等儿童适用的药物),咽痛明显时可使用含漱液缓解症状,如生理盐水含漱等。
细菌感染:明确细菌感染后,需使用抗生素治疗。常用的抗生素有青霉素类,如青霉素G等,但要注意患者是否有青霉素过敏史。如果患者对青霉素过敏,可选用头孢菌素类等其他抗生素。一般疗程需要足够,以彻底清除细菌,防止扁桃体炎复发。
(三)手术治疗
对于反复发作的扁桃体肿大,如每年发作次数达到5-7次及以上,或扁桃体肿大严重影响呼吸、吞咽功能,或已成为引起其他脏器病变的病灶(如风湿性心脏病、肾炎等与扁桃体感染相关的疾病),可考虑行扁桃体切除术。手术年龄方面,一般建议在4-10岁之间进行较为合适,但也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由医生综合评估后决定。对于婴幼儿患者,由于其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一般不轻易行扁桃体切除术,优先采取保守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