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感染的皮肤症状多样,常见红斑、丘疹、水疱、鳞屑、瘙痒等表现,不同部位(如手、足、头、体股等)真菌感染有不同特点,儿童、老年人、妊娠期女性等特殊人群真菌感染皮肤症状也各有其特殊性,了解这些有助于早期发现诊断并及时治疗。
一、常见皮肤症状表现
红斑:真菌感染可引起皮肤出现红斑,其形态多样,可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例如,体癣常常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圆形或椭圆形红斑,边缘炎症较明显,中心部位炎症相对较轻。这是因为真菌在皮肤表面生长繁殖,刺激皮肤免疫反应,导致局部血管扩张、充血,从而形成红斑。
丘疹:皮肤出现丘疹也是真菌感染常见的症状之一。丘疹是一种较小的实质性隆起性皮肤损害,直径一般小于1厘米。比如马拉色菌感染引起的花斑癣,可出现散在或融合的淡褐色、淡红色丘疹,表面有细小鳞屑。真菌在皮肤角质层内生长,破坏角质细胞,引发局部炎症反应,促使丘疹形成。
水疱:部分真菌感染会导致皮肤出现水疱。水疱内含有清澈或浑浊的液体。像手足癣中的水疱型,好发于手掌、手指侧缘或足底,表现为深在性水疱,疱壁厚,不易破裂,可融合成大疱。真菌在皮肤角质层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物质刺激皮肤,使皮肤细胞间液体潴留形成水疱。
鳞屑:皮肤表面出现鳞屑是真菌感染常见表现。鳞屑是脱落的角质层细胞。例如头癣患者,头皮会有灰白色鳞屑,这是由于真菌感染头皮,破坏头皮角质层,导致角质细胞异常脱落形成鳞屑。真菌的代谢产物会影响角质形成细胞的正常代谢,使其过度增殖和角化不全,进而产生鳞屑。
瘙痒:多数真菌感染的皮肤病变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瘙痒的程度因人而异,有的患者瘙痒较为剧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这是因为真菌在皮肤生长繁殖过程中释放的一些物质作为过敏原,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起瘙痒感觉。
二、不同部位真菌感染的皮肤症状特点
手部真菌感染(手癣):
水疱鳞屑型:多发生在指侧、手掌,初为针尖大小的深在水疱,疱液清,可融合成大疱,干燥吸收后出现脱屑,常伴瘙痒。
角化过度型:常见于手掌部,皮肤角化过度,粗糙、脱屑、皲裂,一般无明显水疱,冬季易发生皲裂疼痛。这与手部长期接触外界物质,皮肤屏障易受真菌破坏,且手部皮肤本身的生理特点有关,如角质层厚,在真菌感染下更易出现角化过度等改变。
足部真菌感染(足癣):
水疱型:好发于足底及足侧,水疱成群或散在分布,疱壁厚,内容物清澈,瘙痒明显,搔抓后易继发感染。
间擦糜烂型:多见于足趾间,尤以第3-4和4-5趾间常见,表现为皮肤浸渍、发白、糜烂,基底潮红,有少量渗液,异味较明显,此型易继发细菌感染。足部多汗、长期穿不透气的鞋子等因素,为真菌滋生提供了适宜环境,促使间擦糜烂型足癣的发生。
角化过度型:足跟、足缘、足底出现皮肤角化过度、粗糙、脱屑、皲裂,症状顽固,冬季加重。足部皮肤经常处于潮湿环境,加上行走等摩擦,容易导致角质层增厚,在真菌感染下进一步加重角化过度表现。
头部真菌感染(头癣):
白癣:多见于儿童,初期为散在的灰白色鳞屑斑,之后皮损扩大,周边出现小的卫星状鳞屑斑,病发根部有一白鞘,病发易折断。儿童免疫系统相对不完善,头皮皮肤娇嫩,容易受到真菌感染,且头癣具有一定传染性,在儿童群体中易相互传播。
黄癣:典型损害为碟形硫磺色黄癣痂,中心有毛发贯穿,去除痂皮后为潮红糜烂面,愈后留下萎缩性瘢痕,毛发永久性脱落。黄癣的病原菌为许兰毛癣菌,其产生的一些酶类物质会破坏头皮组织,导致特殊的黄癣痂形成及后续的瘢痕等改变。
黑癣:表现为头皮出现多数散在的灰白色小鳞屑斑,病发刚出头皮即折断,呈黑色小点状。黑癣的病原菌如紫色毛癣菌等,感染头皮后引起局部炎症,导致病发折断呈现黑色小点。
体癣和股癣:
体癣:好发于面、颈、躯干及四肢等部位,表现为环形或多环形红斑,边缘隆起,有丘疹、水疱、鳞屑,中心趋于消退,自觉瘙痒。体癣的发生与接触真菌污染的物品、自身其他部位真菌感染蔓延等有关,皮肤的屏障功能、局部的湿度等因素影响体癣的表现。
股癣:发生在腹股沟、会阴、肛周和臀部的皮肤癣菌感染,男性多见,初期为红色丘疹、水疱,逐渐向周围蔓延,形成环状或半环状皮损,边缘炎症明显,常有脱屑,瘙痒剧烈。腹股沟部位温暖、潮湿,透气性差,为真菌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加上大腿内侧皮肤相互摩擦等因素,促使股癣的发生和特殊表现。
三、特殊人群的真菌感染皮肤症状特点
儿童:儿童皮肤较为娇嫩,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真菌感染皮肤时症状可能有其特殊性。例如儿童头癣中的白癣,除了上述典型的灰白色鳞屑斑、病发白鞘等表现外,可能因为儿童搔抓等因素,皮损范围更容易扩散。而且儿童真菌感染后瘙痒可能更剧烈,因为儿童对瘙痒的感受更敏感,且不能很好地控制搔抓行为,容易导致皮损加重和继发感染。
老年人:老年人皮肤屏障功能减退,新陈代谢缓慢,真菌感染皮肤后症状可能不典型。比如老年人足癣,可能角化过度型表现更突出,同时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时,症状可能被掩盖或不典型。老年人血液循环相对较差,皮肤修复能力减弱,所以真菌感染后的皮损愈合较慢,且容易反复。此外,老年人可能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糖尿病患者皮肤含糖量高,更有利于真菌生长,会加重真菌感染的皮肤症状,如足部真菌感染可能更严重,出现更明显的溃烂等表现。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皮肤屏障功能可能受到一定影响,更容易发生真菌感染。例如妊娠期女性可能出现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表现为外阴瘙痒、灼痛,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白色稠厚呈凝乳或豆腐渣样。激素水平的改变导致阴道局部环境改变,糖原含量增加,有利于假丝酵母菌的生长繁殖,从而出现特殊的皮肤黏膜症状。
总之,真菌感染的皮肤症状多样,不同部位、不同人群表现有一定差异,了解这些症状特点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真菌感染,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