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内乳头状瘤和鼻息肉有哪些区别

来源:民福康

鼻腔内乳头状瘤与鼻息肉在疾病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学检查及治疗预后方面存在差异。鼻腔内乳头状瘤是源于鼻腔鼻窦上皮有恶变倾向的肿瘤,与HPV感染等有关,早期症状不特异,影像学有侵袭性表现,病理有上皮异型性,治疗以手术为主易复发;鼻息肉是鼻黏膜慢性炎症性良性病变,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症状为进行性鼻塞等,影像学无骨质破坏,病理为炎症性增生,治疗先药物后手术需长期控炎防复发。

一、疾病定义与性质

鼻腔内乳头状瘤:是源于鼻腔鼻窦上皮的一种上皮源性肿瘤,有恶变倾向,可分为内翻性、外生性和乳头状三种亚型,其中内翻性乳头状瘤较为常见,多发生于一侧鼻腔,病理上主要是鼻腔鼻窦黏膜的上皮成分异常增殖形成乳头样新生物。

鼻息肉:是鼻腔和鼻窦黏膜的常见慢性疾病,以极度水肿的鼻黏膜在中鼻道形成单发或多发息肉为特征,本质是鼻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病变,属于良性病变范畴,通常双侧鼻腔可同时发病,但也有单侧发病情况。

二、病因方面

鼻腔内乳头状瘤:主要与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相关,尤其是HPV-6、HPV-11、HPV-16、HPV-18等亚型感染可能与之发生发展有关,另外,长期慢性炎症刺激、鼻腔鼻窦的解剖结构异常等因素也可能促进其发生。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病,但中年男性相对更易罹患,长期吸烟、接触有害粉尘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发病风险可能增加,有鼻腔鼻窦慢性炎症病史者发病风险也会升高。

鼻息肉: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目前认为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因素、变态反应、鼻腔鼻窦的慢性炎症等。遗传易感性在鼻息肉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有家族史的人群发病几率相对较高;变态反应是重要因素,变应性鼻炎患者中鼻息肉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变应性鼻炎人群,过敏原刺激引发鼻黏膜的Ⅰ型变态反应,导致嗜酸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释放炎症介质,引起鼻黏膜水肿;鼻腔鼻窦的慢性炎症,如反复的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等,长期炎症刺激使鼻黏膜反复水肿、增生,逐渐形成鼻息肉,各年龄阶段均可发病,儿童相对少见,但也有报道,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环境、长期吸烟等人群鼻息肉发病风险可能增加,有变应性鼻炎或鼻腔鼻窦慢性炎症病史者更易患鼻息肉。

三、临床表现差异

鼻腔内乳头状瘤: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可表现为单侧鼻塞,随着肿瘤逐渐增大,鼻塞症状进行性加重,还可出现流涕,多为单侧黏脓涕,有时可伴有涕中带血,肿瘤增大堵塞鼻窦开口时可引起鼻窦炎,出现头痛等症状,若肿瘤向周围组织侵犯,可引起面部畸形、眼部症状(如眼球移位、视力下降等)、颅内侵犯相关症状等,不同年龄患者症状可能因身体耐受性等有所不同,成年患者可能更能感知鼻塞、涕血等较明显症状,儿童患者可能因表述不清而容易被忽视,需仔细观察。

鼻息肉:主要症状为进行性鼻塞,多为双侧,呈持续性,随着息肉增大鼻塞逐渐加重,还可出现流涕、嗅觉减退或丧失,若息肉向后鼻孔延伸,可引起咽鼓管咽口堵塞,导致耳鸣、听力下降等耳部症状,继发鼻窦炎时可出现头痛,一般鼻息肉患者全身症状相对较轻,不同年龄人群表现略有差异,儿童鼻息肉患者可能除鼻塞外,还可能影响呼吸导致睡眠时张口呼吸、打鼾等,影响生长发育,需特别关注,成年患者主要以鼻部症状为主,但也可能因长期鼻塞等影响生活质量。

四、影像学表现不同

鼻腔内乳头状瘤:鼻窦CT检查可见单侧鼻腔或鼻窦内软组织密度影,病变边界多不规则,可侵犯周围骨质,导致骨质吸收、破坏等,CT表现具有一定侵袭性特征;磁共振成像(MRI)检查T1加权像多呈等信号,T2加权像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时病变多有不均匀强化。不同年龄患者因骨质发育等情况不同,骨质破坏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骨质相对较软,破坏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但总体影像学上提示有侵袭性生长倾向。

鼻息肉:鼻窦CT可见双侧鼻腔和/或鼻窦内软组织密度影,呈双侧对称性或单侧分布,病变边界多较清晰,一般无骨质破坏,多表现为鼻黏膜的弥漫性水肿增厚形成的息肉样改变,窦口鼻道复合体区域常受累;MRI检查T1加权像呈稍低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增强扫描时息肉一般无明显强化或轻度强化。儿童鼻息肉患者鼻窦CT表现与成人类似,但需注意与儿童期特殊的鼻腔鼻窦发育情况相鉴别,避免误诊。

五、病理学检查区别

鼻腔内乳头状瘤:显微镜下可见上皮增生呈乳头状生长,上皮细胞有一定异型性,细胞排列紊乱,基底膜完整或部分破坏,肿瘤细胞向间质内呈内翻性生长等病理特征,通过免疫组化等检查可辅助明确HPV感染情况等。不同年龄患者的病理表现本质是上皮的异常增殖,但细胞的分化等可能因年龄有一定差异,儿童病理检查时需由经验丰富的病理科医生仔细鉴别。

鼻息肉:显微镜下主要表现为鼻黏膜上皮下大量水肿的疏松结缔组织,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主要是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上皮细胞可出现增生、鳞状上皮化生等改变,但无明显的细胞异型性,基底膜完整,病理表现为典型的炎症性增生改变。各年龄患者病理表现基本相似,均以炎症性改变为主。

六、治疗及预后方面

鼻腔内乳头状瘤: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由于其有恶变倾向且易复发,手术需尽可能彻底切除肿瘤组织,根据病变范围可选择鼻内镜下手术等方式,术后需定期复查,因为复发几率较高。不同年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有所不同,儿童身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强,但术后也需密切观察复发情况,成人则需注意术后可能出现的鼻腔粘连等并发症。

鼻息肉:治疗首先考虑药物治疗,如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鼻、口服糖皮质激素(短期应用)、抗组胺药等,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多采用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联合鼻窦开放术等,术后需长期规范用药控制炎症,预防复发,不同年龄患者治疗后预后有所差异,儿童鼻息肉患者术后复发相对成人可能较低,但仍需重视术后的长期管理,成人患者需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积极治疗鼻腔鼻窦慢性炎症等以减少复发。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鼻息肉
鼻息肉是发生于鼻腔内的良性增生性病变,是鼻腔和鼻窦黏膜的常见慢性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鼻息肉会发展成鼻咽癌吗?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鼻息肉一般不会发展为鼻咽癌。 鼻息肉是鼻腔内良性增生病变,多是由于鼻腔内感染、遗传、免疫障碍、鼻腔内结构异常等原因造成的,而鼻咽癌是细胞恶性增生引起的疾病,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临床上通过药物和手术结合的方法治疗鼻息肉,效果是非常好的,绝大部分都可以被治愈。少部分患者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鼻息肉复
鼻子里长满了鼻息肉会癌变吗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鼻子里长满了鼻息肉通常不会癌变,但并不绝对。 鼻息肉是一种良性增生性疾病,患者需要以持续性鼻塞为主要症状,发病原因还没有确切的结论,一般情况下和遗传、病原微生物感染、变态反应等因素有关。鼻息肉以手术切除为主,大多患者术后预后良好。但是研究发现,鼻息肉病理组织呈纤维化状态,且IGG4与STAT5b水平
什么是导管内乳头状瘤
曹广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导管内乳头状瘤是发生在乳腺导管上皮的良性肿瘤。是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紊乱,尤其是雌激素水平的刺激,导致乳腺导管局部扩张,乳腺导管上皮增生,逐渐形成的。主要的临床表现是乳头溢液,可以是血性、清水样、浆液性,如果瘤体较大可以触及肿块,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
嗓子乳头状瘤是什么?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乳头状瘤为喉的良性肿瘤,和人乳头状瘤病毒有关,术后易复发和恶变,恶变多见中年以上病人,应警惕。幼儿型喉乳头瘤和病毒及慢性刺激密切相关,严重伴随声嘶,严重者喉鸣及呼吸困难。
喉咙长乳头状瘤严重吗?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如果喉咙长又乳头状瘤的话,大多数是HPV病毒感染造成的。若是高危型的HPV病毒感染是会比较严重的,可能反复感染会造成癌变的情况,建议做进一步的检查,并配合医生进行抗病毒治疗。
乳头状瘤是怎么得的?
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临床上认为喉乳头状瘤和人乳头状瘤病毒即hpv感染是有关系的,可能是由hpv病毒中的六型以及一型病毒感染。很多是在分娩的过程感染的母亲阴道的hpv病毒,成年人感染途径现阶段还不是很明确。
鼻息肉会自愈吗?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鼻息肉一般不会自愈,鼻息肉可能是由于病原微生物感染所造成的,比如病毒感染或者是细菌感染,还有可能是因为遗传或者是免疫机制影响。可能会表现出鼻塞或者是分泌物增多,并且还会表现出打喷嚏或者是嗅觉障碍,在病情加重以后,很有可能会造成耳部症状或者是鼻窦炎症状,比如听力下降或者是耳鸣,所以可以采取口服药物治疗
患有咽部乳头状瘤怎么办?
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患有咽部乳头状瘤可以经过手术切除的方式进行治疗,及早切除的情况下,创面很小,病人恢复也比较快,术后进行对肿瘤进行病理检查即可。咽部乳头状瘤属于良性肿瘤,和刺激性饮食、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手术切除后很容易复发,因此平时一定要注意饮食清淡,不要吃生葱、辣椒、海鲜、烧烤等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还要做到戒
两边鼻子里面都有红色的肉球是鼻息肉吗?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两边鼻子里面都有红色的肉球,不一定是鼻息肉,可能是下鼻甲黏膜,没有异常症状、不影响正常的呼吸,就不需要特殊治疗。平时可以用生理盐水进行鼻腔清洗,鼻息肉是鼻黏膜长时间表现出的炎症反应,造成的一种组织水肿,大部分是中鼻道窦口和鼻道复合体和筛窦造成的。鼻息肉的病人会表现出双侧发病,有鼻塞和头痛、嗅觉减退的
鼻息肉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鼻息肉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正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相结合,具体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病情来进行判断。初期鼻息肉较小,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伴随明显变化反应的可以口服糖皮质激素。对于伴随慢性鼻炎的还可以口服或用抗组胺类药物进行治疗。如果鼻息肉较大就得要及时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病
乳头状瘤是什么
常庆龙 副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三甲
乳头状瘤是良性疾病,多见于乳管内,患者常见临床表现为乳头溢液,多为黄色、咖啡色或者血性,以单侧乳房单孔表现为主。如果患者有乳头溢液,一定要到医院就诊,做进一步的检查,包括乳房彩超。乳头状瘤在彩超下可以发现导管内病变、低回声症状。部分患者由于导管内乳头状瘤比较小,需要进一步做乳管造影或者乳管镜检查。乳管造影,注入造影剂以后,看到病变导管内有
导管内乳头状瘤怎么手术
常庆龙 副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三甲
导管内乳头状瘤一般手术方式要采用区段切除,因为乳管内乳头状瘤癌变部位多位于3、4级导管以后,主导管恶变机率相对比较少一点。手术方式就是术前或者麻醉以后病变导管注入蓝色染料美蓝,一般美蓝以后,可以采用乳晕切口或者放射状切口,切开皮肤找到相应病变乳管,循着蓝染导管把局部病变腺体完整切除。切除以后要送病理活检,根据结果确定手术方式,如果是良性病
鼻息肉如何预防
刘穹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鼻息肉是临床上很常见的一种良性增生性病变,如果想预防鼻息肉的发生,要从这两者入手,尽量减少鼻腔出现感染的可能:首先如果出现了过敏反应,也要及时治疗,有效的抗炎、抗过敏,可以预防鼻息肉的出现、长大。第二,对于已经出现鼻息肉的病人,充分的抗炎、抗过敏,也可能使息肉发生逆转,甚至避免手术。鼻息肉多是由于鼻腔内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或者长期过敏反应,
扁桃体乳头状瘤怎么办
张军 副主任医师
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 三甲
在治疗上必须到医院进行局部手术切除治疗,同时在术后还需要密切随访三个月,如果局部反复发作还需要再次进行手术。患者在手术后需要进行对症抗病毒治疗,才能够避免局部发展。扁桃体乳头状瘤是由于扁桃体局部受到病毒感染后引起异常新生物,会导致患者出现咽喉部新生物引起异物感、梗阻感,只有进行局部手术才可以彻底治愈。
鼻息肉不做手术行吗
邵剑萍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鼻息肉需不需要做手术需要专科医生判断,对于早期鼻息肉,如果范围或者病变不是很大也可以进行药物控制,主要可以采取激素类,比如局部或者是全身用药进行控制,如果药物可以治好就不需要做手术。大部分鼻息肉就诊时基本上已经长很多,范围很大,药物治疗效果不是很明显,所以还是需要采取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切除鼻息肉手术痛苦吗
邵剑萍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目前鼻息肉手术治疗并不会很痛苦,治疗主要采用微创手术,根据微创手术的鼻内镜手术治疗创口没有很明显,在术后第二天可以适度运动,而且可以针对缓解疼痛,提高人体抵抗能力至关重要,三天内建议不要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者大强度活动防止流血。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