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酒精中毒分兴奋期(血液酒精浓度达1.1mmol/L时出现情绪等兴奋症状,儿童、老人有不同影响)、共济失调期(血液酒精浓度达1.6mmol/L时出现行走等不协调等症状,长期饮酒者、少饮酒者及特殊人群有不同表现)、昏迷期(血液酒精浓度超8.7mmol/L时出现昏迷等表现,有肝、心血管病史者影响不同);慢性酒精中毒有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炎、Wernicke脑病等,老人、糖尿病患者受影响不同)、消化系统(胃炎、肝硬化等,长期饮酒吸烟者、有乙肝病史者受影响不同)、心血管系统(心肌病、心律失常等,年轻患者、有高血压病史者受影响不同)症状。
急性酒精中毒分兴奋期(血液酒精浓度达1.1mmol/L时出现情绪等兴奋症状,儿童、老人有不同影响)、共济失调期(血液酒精浓度达1.6mmol/L时出现行走等不协调等症状,长期饮酒者、少饮酒者及特殊人群有不同表现)、昏迷期(血液酒精浓度超8.7mmol/L时出现昏迷等表现,有肝、心血管病史者影响不同);慢性酒精中毒有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炎、Wernicke脑病等,老人、糖尿病患者受影响不同)、消化系统(胃炎、肝硬化等,长期饮酒吸烟者、有乙肝病史者受影响不同)、心血管系统(心肌病、心律失常等,年轻患者、有高血压病史者受影响不同)症状
1.兴奋期:
表现:当血液酒精浓度达到1.1mmol/L(50mg/dl)时,患者开始出现兴奋症状,如情绪高涨、话多、易激惹等。此时大脑皮层受抑制的程度较轻,患者的判断力、自控力有所下降,但还能保持基本的行为能力。
年龄因素影响:儿童对酒精更为敏感,即使少量饮酒也可能更快出现兴奋表现,且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酒精对其神经功能的影响可能更持久和严重。对于老年人,由于其身体机能衰退,代谢酒精的能力下降,在兴奋期可能更容易出现过度兴奋且难以自控的情况,同时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兴奋期的躁动可能诱发心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并发症。
2.共济失调期:
表现:血液酒精浓度达到1.6mmol/L(80mg/dl)时,患者出现共济失调症状,表现为行走不稳、动作不协调、步态蹒跚、语无伦次等。此时患者的平衡功能和肢体协调功能受到明显影响,精细动作难以完成。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大量饮酒者可能已经对酒精产生一定耐受性,共济失调期的表现可能相对不典型,但实际对其运动功能的损害依然存在。而平时较少接触酒精的人,即使血液酒精浓度不是很高,也可能较早出现明显的共济失调表现。
特殊人群:孕妇饮酒导致胎儿酒精综合征时,胎儿在发育过程中受酒精影响,出生后可能存在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在类似酒精中毒共济失调期的表现上可能更为复杂和严重,可能出现运动发育迟缓、智力发育受影响等情况;患有神经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帕金森病患者,饮酒后共济失调的表现可能会加重原有病情,因为酒精会进一步干扰神经系统的正常调节功能。
3.昏迷期:
表现:当血液酒精浓度超过8.7mmol/L(400mg/dl)时,患者进入昏迷期,表现为昏迷、呼吸减慢、心率加快、血压降低,严重者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此时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深度抑制,生命体征不稳定。
病史因素:有肝脏疾病病史的患者,其肝脏代谢酒精的能力本身就较差,更容易导致酒精在体内蓄积,进而更快进入昏迷期且昏迷程度可能更深。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在昏迷期可能因为酒精对心血管系统的抑制作用,更容易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严重心血管事件。
慢性酒精中毒症状
1.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炎:表现为四肢远端对称性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烧灼感等,逐渐向近端发展,可伴有肢体无力。长期饮酒导致维生素B1缺乏是常见原因之一,维生素B1参与神经系统的代谢,缺乏时会影响神经功能。
Wernicke脑病:多发生于长期大量饮酒者,表现为眼球震颤、眼外肌麻痹、共济失调及精神障碍等。这是由于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代谢障碍,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Korsakoff综合征,表现为近记忆力丧失、虚构、定向障碍等。
年龄与特殊人群:老年人本身神经系统功能逐渐衰退,慢性酒精中毒导致神经系统损害的风险更高,且恢复能力相对较差。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慢性酒精中毒患者,由于糖尿病本身可能影响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酒精会加重神经损害,更容易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如更严重的感觉异常、运动障碍等。
2.消化系统:
胃炎: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隐痛、恶心、呕吐等,长期刺激可导致胃黏膜反复损伤,增加胃溃疡、胃出血等风险。酒精直接刺激胃黏膜,破坏胃黏膜屏障,引起炎症反应。
肝硬化:长期大量饮酒是肝硬化的重要病因之一,初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乏力、食欲减退、腹胀、黄疸、腹水等表现。酒精进入肝脏后,代谢产物会损伤肝细胞,导致肝细胞坏死、纤维化,最终发展为肝硬化。
生活方式与病史:长期大量饮酒且同时吸烟的人,消化系统受到的损害会更加严重,因为酒精和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协同损伤胃黏膜和肝脏等器官。有乙型肝炎病史的慢性酒精中毒患者,乙肝病毒和酒精的双重作用会加速肝硬化的进展,比单纯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病情恶化更快,出现相关并发症的时间更早。
3.心血管系统:
心肌病: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等,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水肿、乏力等症状。酒精性心肌病的发生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心肌细胞受损、心肌代谢紊乱有关。
心律失常: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早搏等。酒精影响心肌细胞的电生理活动,导致心肌兴奋性、传导性改变,从而引发心律失常。
特殊人群:年轻的慢性酒精中毒患者,如果本身没有基础心血管疾病,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的心律失常或心肌功能改变,但如果不及时戒酒,病情会逐渐加重,影响心脏功能;而有高血压病史的慢性酒精中毒患者,酒精会进一步升高血压,加重高血压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更容易出现心力衰竭等严重心血管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