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囊炎切除后疤痕增生受个体自身(遗传、年龄、皮肤类型)、手术(切口、缝合)、术后恢复(感染、局部刺激)等因素影响,有外观和症状表现,影响外观和功能,可通过术前评估、规范手术、术后护理预防,也可采用药物、激光、压力非手术治疗及严重时手术治疗处理。
一、毛囊炎切除后疤痕增生的原因
(一)个体自身因素
1.遗传因素:如果家族中有疤痕体质的遗传倾向,那么个体在毛囊炎切除后就更容易出现疤痕增生。疤痕体质的人其成纤维细胞功能活跃,在皮肤损伤修复过程中,会过度增殖并合成大量胶原蛋白等细胞外基质,导致疤痕组织不断增生。例如有研究表明,疤痕体质者的胶原蛋白代谢与常人不同,其I型和III型胶原蛋白比例失衡,使得疤痕组织持续增生。
2.年龄因素:青少年时期身体代谢较为旺盛,皮肤修复过程中细胞活性较高,在毛囊炎切除后相对更容易出现疤痕增生。而老年人身体代谢缓慢,皮肤修复能力减弱,疤痕增生的概率相对较低,但也不能完全排除。比如青少年皮肤中的成纤维细胞对生长因子等信号分子的反应更强烈,在损伤修复时更容易过度活跃,引发疤痕增生。
3.皮肤类型:深色皮肤人群往往比浅色皮肤人群更易发生疤痕增生。这是因为黑色素细胞等因素会影响皮肤的修复过程,深色皮肤在受到创伤后,炎症反应可能更为复杂,进而导致疤痕增生的倾向增加。
(二)手术相关因素
1.手术切口情况:如果毛囊炎切除时切口过大、切口与皮肤张力线不一致等,会增加疤痕增生的风险。当切口与皮肤张力线不一致时,皮肤在愈合过程中受到的张力不均匀,成纤维细胞会在张力较大的区域过度增殖,促进疤痕组织形成。例如横向切开与皮肤张力线垂直的切口,疤痕增生的可能性就比沿张力线切开的切口大。
2.缝合技术:手术缝合时如果缝合过紧,会导致皮肤组织缺血、缺氧,影响修复过程,进而促使疤痕增生;而缝合不整齐、对合不良等也会影响伤口的正常愈合,增加疤痕增生的几率。比如缝合针距过大或过小不均匀,都会干扰皮肤细胞的正常修复,使得疤痕组织异常增生。
(三)术后恢复因素
1.感染因素:毛囊炎切除后如果伤口发生感染,炎症会刺激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蛋白的合成,从而导致疤痕增生。细菌等病原体感染会激活免疫系统,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等,这些细胞因子会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分化和增殖,加速疤痕组织的形成。例如伤口出现红肿、渗液等感染表现后,疤痕增生的程度往往会加重。
2.局部刺激因素:术后如果局部受到摩擦、搔抓等刺激,会不断刺激疤痕组织,使其持续处于活跃的增生状态。比如患者不注意保护手术切口部位,经常摩擦到伤口,就会导致疤痕组织反复受到刺激,进而增生加剧。
二、疤痕增生的表现及危害
(一)表现
1.外观表现:疤痕可能会高出皮肤表面,呈红色或暗红色,质地较硬,形状不规则,可能会向周围正常皮肤组织蔓延。例如早期疤痕增生时,颜色鲜红,伴有明显的隆起,随着时间推移,颜色可能会逐渐变深、变平,但仍可能比周围皮肤粗糙。
2.症状表现:可能会有瘙痒、疼痛等症状,尤其是在天气变化、出汗等情况下,瘙痒感可能会加剧。瘙痒是因为疤痕组织中的神经末梢受到刺激,疼痛则是由于疤痕组织的异常结构和过度增生对周围组织产生压迫等影响。
(二)危害
1.影响外观:明显的疤痕增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观美观,尤其是发生在面部、颈部等暴露部位的疤痕,可能会导致患者产生自卑心理,影响其社交、工作等日常生活。
2.功能影响:如果疤痕增生发生在关节等活动部位,可能会影响关节的正常活动功能。例如发生在膝关节周围的疤痕增生,可能会限制膝关节的屈伸活动,影响患者的行走等日常活动。
三、预防及处理措施
(一)预防措施
1.手术前评估:对于有疤痕体质倾向或深色皮肤等易发生疤痕增生人群,在进行毛囊炎切除手术前,医生应充分评估手术风险,并与患者充分沟通。
2.规范手术操作:手术中要尽量减小切口大小,使切口与皮肤张力线一致,采用精细的缝合技术,确保伤口对合整齐。
3.术后护理
保持伤口清洁:术后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伤口护理,定期换药,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避免局部刺激:告知患者术后要注意保护手术切口部位,避免摩擦、搔抓等刺激,穿着宽松的衣物,减少对伤口的压迫和摩擦。
早期干预:对于一些高风险的患者,术后早期可以考虑使用一些抑制疤痕增生的方法,如使用硅酮类制剂等。硅酮类制剂可以在疤痕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水分蒸发,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蛋白的合成,从而预防疤痕增生。
(二)处理措施
1.非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局部注射,抑制成纤维细胞的活性和胶原蛋白的合成。例如曲安奈德等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能够减轻炎症反应,使增生的疤痕组织逐渐软化、变平。但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使用糖皮质激素需要谨慎,因为可能会影响生长发育等。
激光治疗:利用激光的光热效应等原理,刺激疤痕组织内的胶原蛋白重排,改善疤痕的外观和质地。不同类型的激光适用于不同阶段和类型的疤痕增生,如点阵激光可以刺激皮肤的修复机制,促进胶原蛋白再生,改善疤痕。
压力治疗:对于发生在关节等部位的疤痕增生,可以使用压力绷带等进行压力治疗,通过压力作用抑制疤痕组织的增生。压力治疗的原理是通过均匀的压力,减少疤痕组织的血液供应,从而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
2.手术治疗:如果疤痕增生非常严重,影响外观和功能,在适当的时候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也是有风险的,术后仍有再次增生的可能,所以手术前后需要进行充分评估和准备。例如对于较大的、严重影响功能的疤痕增生,可以考虑手术切除疤痕后进行植皮或皮瓣转移等修复手术,但术后需要密切观察疤痕恢复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再次增生。
总之,毛囊炎切除后出现疤痕增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了解其原因、表现、危害以及预防和处理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不同年龄、性别等个体因素在其中都有不同的影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