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的发生受内在和外在多种因素影响。内在因素包括遗传、免疫系统异常;外在因素有食物、药物、感染、环境、物理、精神、内分泌等因素,如食物中的动物性、植物性蛋白及添加剂,药物中的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感染中的病毒、细菌、寄生虫,环境中的吸入物、接触物,物理因素中的机械、冷热、日光刺激,精神因素的紧张焦虑及内分泌因素的生理阶段变化等都可引发荨麻疹。
一、内在因素
(一)遗传因素
部分荨麻疹与遗传有一定关联。如果家族中有荨麻疹患者,个体携带相关遗传基因的概率会增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更容易患上荨麻疹。例如,某些遗传性的免疫相关基因异常可能会影响机体的免疫调节功能,使得机体在面对外界刺激时更易发生异常的免疫反应,进而引发荨麻疹。
(二)免疫系统异常
1.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患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群,发生荨麻疹的风险可能升高。因为自身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导致机体处于一种免疫失衡状态,容易引发包括荨麻疹在内的多种免疫相关皮肤症状。例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其体内存在针对甲状腺组织的自身抗体,同时也可能伴随免疫系统对皮肤组织的异常反应,增加荨麻疹的发病几率。
2.免疫功能紊乱:当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时,如长期处于精神压力大、劳累等状态下,可能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调节功能。例如,长期熬夜导致身体疲劳,会使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受到影响,机体对外界过敏原的识别和应对能力出现偏差,容易诱发荨麻疹。
二、外在因素
(一)食物因素
1.动物性蛋白:常见的如鱼虾、蟹贝、牛奶、鸡蛋等。以鱼虾为例,其中含有的某些蛋白质成分可能作为过敏原,被人体摄入后,机体免疫系统将其识别为外来的有害物质,从而引发免疫反应,导致肥大细胞等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引起皮肤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出现荨麻疹症状。
2.植物性食物:某些水果(如草莓、芒果、柠檬等)、蔬菜(如竹笋、菠菜、蘑菇等)也可能成为过敏原。例如,有些人食用芒果后会出现口唇周围红肿、瘙痒等荨麻疹样表现,这是因为芒果中的某些成分刺激机体产生了过敏反应。
3.食物添加剂:一些人工合成的添加剂,如防腐剂、色素、香料等,也可能引起荨麻疹。例如,部分含有防腐剂的processedfood(加工食品)可能会导致敏感人群发生荨麻疹。
(二)药物因素
1.抗生素类:常见的有青霉素、头孢菌素等。以青霉素为例,它作为半抗原进入人体后,与体内蛋白质结合形成完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当再次接触青霉素时,就会发生Ⅰ型超敏反应,导致荨麻疹等过敏症状。
2.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这类药物可能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影响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诱发荨麻疹。
(三)感染因素
1.病毒感染:例如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由病毒引起的感染可导致机体免疫反应激活,病毒本身或其代谢产物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引发荨麻疹。常见的引起荨麻疹的病毒有麻疹病毒、肝炎病毒等。
2.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败血症等,细菌感染后,细菌产生的毒素等物质可作为过敏原,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皮肤出现荨麻疹表现。
3.寄生虫感染:像蛔虫、绦虫、血吸虫等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也可能引起荨麻疹。寄生虫在体内的代谢产物或虫体本身可成为过敏原,诱发机体的过敏反应。
(四)环境因素
1.吸入物:
花粉:在花粉传播的季节,空气中弥漫着大量花粉颗粒,过敏体质的人吸入花粉后,花粉中的蛋白质成分可通过呼吸道黏膜进入机体,引发免疫反应,导致荨麻疹。例如,春季桦树花粉、秋季蒿草花粉等都可能成为过敏原。
尘螨:室内灰尘中的尘螨及其排泄物也是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尘螨微小,容易漂浮在空气中,被人吸入后可引起过敏反应,导致皮肤出现荨麻疹症状,尤其在卫生条件较差、湿度较高的室内环境中,尘螨更容易滋生。
动物皮屑及毛发:饲养宠物的家庭中,宠物的皮屑和毛发飘散在环境中,过敏体质者接触后可能引发荨麻疹。例如,对猫毛、狗毛过敏的人,接触相关动物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风团等荨麻疹表现。
2.接触物:
化妆品:某些化妆品中的香料、防腐剂、重金属等成分可能引起接触性荨麻疹。例如,使用含有某些香料的面霜后,面部出现红斑、风团伴瘙痒等荨麻疹症状。
洗涤剂:接触洗衣粉、洗洁精等洗涤剂后,皮肤可能发生过敏反应,出现荨麻疹。这是因为洗涤剂中的化学物质刺激皮肤,导致皮肤的免疫反应异常,引发荨麻疹。
植物:某些植物如荨麻,直接接触可引起接触性荨麻疹;还有一些人对某些观赏性植物的花粉或植物汁液过敏,接触后也会出现荨麻疹症状。
(五)其他因素
1.物理因素
机械性刺激:如搔抓、摩擦、压力等。例如,紧身衣物长时间摩擦皮肤,或剧烈搔抓皮肤后,局部可出现风团样皮疹,即人工荨麻疹(皮肤划痕症)。
冷热刺激:突然的寒冷或炎热刺激也可能引发荨麻疹。寒冷性荨麻疹就是由于皮肤受到寒冷刺激后,局部皮肤血管发生收缩、扩张等变化,导致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介质,引起皮肤出现风团、瘙痒等症状;炎热环境下,皮肤血管扩张,也可能诱发部分人的荨麻疹发作。
日光照射:日光中的紫外线等可能导致某些人发生日光性荨麻疹。紫外线照射皮肤后,可使皮肤中的肥大细胞等释放炎症介质,引起皮肤出现红斑、风团,并伴有瘙痒等症状。
2.精神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状态可能影响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例如,当人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时,神经系统会释放一些神经递质,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使得机体更容易对过敏原产生异常的免疫反应,从而诱发荨麻疹。例如,一些工作压力大的人群,在精神紧张时更容易出现荨麻疹发作的情况。
3.内分泌因素:在月经周期、妊娠等特殊生理阶段,女性体内的内分泌水平发生变化,可能影响机体的免疫状态和皮肤的反应性,从而增加荨麻疹的发病风险。例如,有些女性在月经前体内激素水平波动时,容易出现荨麻疹症状;妊娠期女性由于内分泌环境改变,也可能发生荨麻疹,而且病情可能在妊娠期间有所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