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炎与中耳炎在症状表现、耳部检查、发病原因及好发人群等方面存在不同。外耳道炎有耳部疼痛、分泌物、瘙痒等表现,耳镜查见外耳道皮肤充血肿胀等,局部皮肤损伤、潮湿及全身疾病可致,挖耳频繁、游泳爱好者等易患;中耳炎有耳痛、听力下降、耳鸣、流脓等表现,耳镜见鼓膜充血穿孔等,听力检查等辅助,上呼吸道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可致,儿童、游泳者等易患。
一、症状表现方面
外耳道炎
耳部疼痛:多为耳部局限性疼痛,在咀嚼、说话时疼痛可加重。例如,急性外耳道炎患者,炎症刺激外耳道皮肤,会出现明显的耳部疼痛感觉,这种疼痛与外耳道的炎症状态相关,当牵拉耳廓或按压耳屏时,疼痛往往会加剧,这是因为外耳道皮肤的神经分布特点,炎症刺激会通过这些操作进一步刺激神经末梢。
外耳道分泌物:外耳道会有分泌物,分泌物的性质因病情而异,急性外耳道炎分泌物初期可为稀薄浆液性,随后可能变为脓性;慢性外耳道炎分泌物多为黏稠性。比如,急性坏死性外耳道炎分泌物可能伴有特殊的臭味,这是由于细菌感染导致组织坏死等病理改变引起的。
耳部瘙痒:部分患者会有耳部瘙痒感,尤其是慢性外耳道炎患者较为常见,这是因为外耳道皮肤的炎症刺激引起局部神经感觉异常,导致患者产生瘙痒的感觉。
中耳炎
耳痛:中耳炎的耳痛表现与外耳道炎有所不同,急性中耳炎患者耳痛较为明显,可为搏动性跳痛或刺痛,可向同侧头部或牙齿放射。例如,儿童患急性中耳炎时,可能会出现哭闹不安、用手抓耳等表现,这是因为儿童耳部神经相对敏感,且炎症刺激引起的疼痛较为明显。慢性中耳炎患者耳痛症状相对较轻,可能仅有隐痛等表现。
听力下降:中耳炎患者常出现听力下降的情况,这是因为中耳腔的炎症导致鼓膜穿孔、听骨链受损等,影响了声音的传导。例如,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主要表现为传导性听力下降,患者可能会感觉听外界声音变小,自己说话的声音在耳内回荡等。
耳鸣:部分中耳炎患者会出现耳鸣症状,多为低调间歇性,如“嗡嗡”声等。这是因为中耳炎症刺激了内耳的相关结构,导致神经功能紊乱引起耳鸣。
耳部流脓:如果是化脓性中耳炎,可出现耳部流脓的情况,分泌物初期可为黏液性,随着病情发展可变为脓性。例如,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初期为黏液性分泌物,之后变为脓性,脓液的量和性质会随着病情的变化而改变。
二、耳部检查方面
外耳道炎
耳镜检查:通过耳镜检查可见外耳道皮肤充血、肿胀,严重时可出现糜烂、渗液等情况。例如,急性外耳道炎患者耳镜下可见外耳道皮肤弥漫性充血,有的可看到水疱形成,慢性外耳道炎患者可见外耳道皮肤增厚、脱屑等表现。
细菌培养等检查:必要时可进行外耳道分泌物细菌培养等检查,以明确致病菌,指导治疗。比如,通过细菌培养可以确定是哪种细菌感染引起的外耳道炎,从而针对性地选择抗生素等药物治疗。
中耳炎
耳镜检查:中耳炎患者耳镜检查可见鼓膜充血、穿孔等情况。例如,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初期表现为松弛部充血,之后逐渐发展为紧张部充血、膨出,若穿孔则可见穿孔处有脓液搏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鼓膜可呈琥珀色、橙红色,有的可见液平面等。
听力检查:听力检查有助于明确听力下降的类型和程度,如纯音听阈测试等。通过听力检查可以准确判断中耳炎症对听力的影响程度,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纯音听阈测试多显示传导性听力下降,气导听阈可提高,骨导听阈正常或轻度提高。
影像学检查:对于一些复杂的中耳炎情况,如胆脂瘤型中耳炎等,可能需要进行颞骨CT等影像学检查,以了解中耳、乳突等部位的结构改变情况。例如,颞骨CT可以清晰显示中耳腔、乳突气房等结构是否有病变,如胆脂瘤型中耳炎在CT上可看到骨质破坏等典型表现。
三、发病原因方面
外耳道炎
局部因素:外耳道皮肤受到损伤是常见原因,比如挖耳过度、异物损伤等,皮肤损伤后容易导致细菌等病原体侵入引发炎症。此外,外耳道环境潮湿也容易诱发外耳道炎,如游泳后外耳道进水等情况,潮湿的环境有利于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全身因素:一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外耳道炎的发生,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外耳道感染;营养不良、贫血等患者也相对容易患外耳道炎,因为这些情况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使外耳道对病原体的抵御能力下降。
中耳炎
上呼吸道感染:儿童由于咽鼓管短、宽、直,上呼吸道感染时病原体容易通过咽鼓管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例如,儿童感冒后,病原体可经咽鼓管进入中耳腔,引发中耳的炎症反应。成人也可能因上呼吸道感染导致中耳炎,但相对儿童来说,几率相对低一些,这与成人咽鼓管的解剖结构特点有关。
咽鼓管功能障碍:咽鼓管功能障碍会导致中耳腔通气引流不畅,容易引发中耳炎。例如,腺样体肥大的儿童,腺样体堵塞咽鼓管咽口,可引起咽鼓管功能障碍,进而导致分泌性中耳炎等疾病。此外,乘坐飞机、潜水等气压变化大的情况,也可能引起咽鼓管功能障碍,导致中耳炎的发生。
四、好发人群及相关因素方面
外耳道炎
好发人群:挖耳频繁的人群容易患外耳道炎,比如一些有不良挖耳习惯的人,由于频繁挖耳损伤外耳道皮肤,增加了感染的机会。此外,游泳爱好者也是外耳道炎的高发人群,因为游泳时外耳道容易进水,若未及时清理,潮湿的环境利于细菌滋生。
相关因素:长期处于高温、高湿度环境中的人群,外耳道炎的发病风险相对较高。比如在热带地区生活或工作的人群,由于环境因素导致外耳道容易潮湿,从而增加了外耳道炎的发病几率。
中耳炎
好发人群:儿童是中耳炎的高发人群,尤其是3岁以下的儿童,这与儿童的解剖生理特点有关,儿童咽鼓管短、宽、直,且咽部淋巴组织丰富,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进而引发中耳炎。此外,游泳者、飞行员等也是中耳炎的易发人群,游泳时外耳道进水、飞行时气压变化等都容易导致咽鼓管功能障碍,引发中耳炎。
相关因素:患有过敏性疾病的人群,如过敏性鼻炎患者,由于鼻腔黏膜的过敏反应可能波及咽鼓管,导致咽鼓管功能障碍,增加中耳炎的发病风险。此外,有吸烟习惯的人群,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影响咽鼓管的功能,也可能增加中耳炎的发病几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