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种类多样,包括病毒性、细菌性、真菌性、变态反应性、红斑鳞屑性等,不同皮肤病有不同症状表现,且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需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如注意皮肤清洁卫生、避免接触过敏原或诱因、积极治疗原发病等以预防和控制皮肤病发生发展。
一、病毒性皮肤病
(一)单纯疱疹
1.症状表现: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如口唇、鼻孔周围等。初起局部皮肤有灼热、发痒、紧张感,继而出现红斑,很快在红斑基础上发生簇集性小水疱,疱液清亮,数日后水疱破溃糜烂,逐渐干燥结痂,病程约1-2周,可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等。
2.年龄与性别因素影响: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婴幼儿由于皮肤屏障功能较弱,可能更易感染且症状相对成人可能更重,需注意保持局部皮肤清洁,避免搔抓。
3.生活方式影响:机体免疫力低下时易复发,如劳累、发热、月经等情况可诱发,所以生活中应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生活作息以维持机体免疫力。
(二)水痘
1.症状表现:多见于儿童,皮疹首先见于躯干和头部,然后延及面部、四肢,呈向心性分布。初为红色斑疹,数小时后变为丘疹并发展成疱疹,疱疹为椭圆形,疱液初清亮后浑浊,周围有红晕,伴有瘙痒,1-2天后疱疹从中心开始干枯结痂,病程中不同阶段的皮疹可同时存在。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2.年龄与性别因素影响:主要发生在儿童,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发病较多,男性与女性在发病症状上无明显差异,儿童患病后需注意隔离,避免搔抓疱疹以防继发感染。
3.生活方式影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在托幼机构等集体生活环境中易传播,应注意避免患儿与未患过水痘的人群密切接触。
二、细菌性皮肤病
(一)脓疱疮
1.症状表现:分为大疱性和非大疱性两种。大疱性脓疱疮初起为散在水疱,迅速变为大疱,疱壁薄,周围红晕较轻,疱液先清亮后浑浊,脓液沉积于疱底呈半月形,好发于面部、四肢等暴露部位;非大疱性脓疱疮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初为红斑,很快出现水疱、脓疱,周围有明显红晕,疱壁较厚,破溃后形成蜜黄色结痂,可相互融合。
2.年龄与性别因素影响:儿童尤其学龄前儿童易患,各性别间无明显差异,儿童患病后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等物品。
3.生活方式影响:皮肤卫生状况差、潮湿等环境易诱发,在炎热夏季等多汗环境下更易发病,应指导儿童勤洗澡、勤换衣物,保持皮肤干爽清洁。
(二)丹毒
1.症状表现:起病急,常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局部皮肤出现界限清楚的水肿性红斑,表面紧张发亮,迅速向周围扩大,伴有灼热感和疼痛,有的可出现水疱,附近淋巴结常肿大。
2.年龄与性别因素影响: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老年人由于机体抵抗力相对较低,发病后恢复可能相对较慢,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3.生活方式影响:皮肤有破损时(如足癣、湿疹等继发破损)易诱发,所以有基础皮肤疾病的患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注意保护皮肤完整性。
三、真菌性皮肤病
(一)足癣
1.症状表现:分为水疱型、间擦糜烂型和鳞屑角化型。水疱型多发生在足跖、足缘,为深在性水疱,疱液清亮,周围无红晕,伴有瘙痒;间擦糜烂型好发于趾间,尤以3-4和4-5趾间多见,皮肤浸渍发白,除去白皮后基底潮红,可有糜烂、渗液,瘙痒剧烈;鳞屑角化型表现为足跖、足跟、足侧缘皮肤增厚、粗糙、脱屑,冬季易发生皲裂、疼痛。
2.年龄与性别因素影响: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成年人多见,男性略多于女性,因为男性活动量相对较大,足部出汗多,更易患足癣,要注意保持足部干燥,穿透气性好的鞋袜。
3.生活方式影响:长期穿不透气鞋袜、足部多汗、与他人共用拖鞋等易导致发病,应建议患者选择透气鞋袜,保持足部干燥,不与他人共用足部用品。
(二)体癣
1.症状表现:初起为红色丘疹、小水疱或丘疱疹,继而形成有鳞屑的红色斑片,境界清楚,边缘不断向外扩展,中央趋于消退,形成环状或多环状,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
2.年龄与性别因素影响: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在集体生活环境中如宿舍等易相互传播,需注意个人卫生。
3.生活方式影响:接触被真菌污染的物品(如公共浴池、游泳池的物品等)易感染,应避免接触可疑污染物品,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通风。
四、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一)接触性皮炎
1.症状表现:有接触过敏原史,皮损多局限于接触部位,境界清楚,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严重时可出现大疱、糜烂、渗出等,去除接触物后经适当处理可在1-2周内痊愈,瘙痒明显。
2.年龄与性别因素影响: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儿童由于皮肤娇嫩,接触一些刺激性物质或过敏原后更易发病,要注意避免接触可能的过敏原,如某些儿童玩具材料等。
3.生活方式影响:日常生活中接触化妆品、金属饰品、某些植物等都可能引起接触性皮炎,应注意观察自己接触的物品,避免再次接触可疑过敏原。
(二)湿疹
1.症状表现:急性期皮损以丘疱疹为主,有渗出倾向;亚急性期以红肿和渗出减轻,出现结痂、脱屑为主;慢性期则皮肤增厚、粗糙、苔藓样变,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皮疹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多对称分布。
2.年龄与性别因素影响: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婴幼儿湿疹较为常见,可能与婴儿皮肤屏障功能不完善、接触多种过敏原等有关,女性在经期、孕期等特殊时期可能因体内激素变化诱发或加重湿疹,需根据不同时期特点进行皮肤护理。
3.生活方式影响:生活中接触洗涤剂、化纤织物、精神紧张、过度劳累等都可能诱发或加重湿疹,要注意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保持心情舒畅,合理安排作息。
五、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一)银屑病
1.症状表现:寻常型银屑病最常见,初起为红色丘疹或斑丘疹,逐渐扩展为境界清楚的红色斑块,上覆多层银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可见一层淡红色发亮的薄膜,称薄膜现象,再刮除薄膜可见点状出血,即Auspitz征。皮疹可发生于全身各处,头皮、四肢伸侧多见。
2.年龄与性别因素影响: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有年轻化趋势,无明显性别差异,不同年龄患者的临床表现可能略有不同,儿童银屑病患者的症状可能相对较轻,但也需规范治疗。
3.生活方式影响:精神紧张、外伤、感染等可诱发或加重病情,所以患者应注意保持心情平和,避免外伤,积极预防感染。
(二)玫瑰糠疹
1.症状表现:初起为前驱斑,多为单发的圆形或椭圆形淡红色或黄褐色斑疹,直径2-3cm,境界清楚,上覆少量鳞屑,好发于躯干和四肢近端,1-2周后,躯干部出现多数大小不等的斑疹,呈圆形或椭圆形,长轴与皮纹走向一致,红斑上覆有糠状鳞屑,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
2.年龄与性别因素影响:多见于中青年,无明显性别差异,患者在发病期间应注意避免热水烫洗皮肤,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3.生活方式影响:目前认为可能与病毒感染等有关,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生活中注意增强机体抵抗力,有助于病情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