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和外耳道炎的区别包括发病部位不同、疼痛特点不同、分泌物性状不同、听力影响不同、病因侧重不同等。

1.发病部位不同
中耳炎发生在中耳腔,包括鼓室、鼓窦等部位,炎症位于鼓膜内侧;外耳道炎发生在外耳道,即鼓膜外侧的耳道皮肤及皮下组织,两者发病位置有明确解剖界限。
2.疼痛特点不同
中耳炎疼痛多为深部耳痛,呈持续性或搏动性,咀嚼、吞咽时疼痛可能加重,部分患者疼痛可放射至头部;外耳道炎疼痛多为耳道口及耳道局部疼痛,触碰耳廓或按压耳屏时疼痛明显加剧。
3.分泌物性状不同
中耳炎初期分泌物较少,后期可能出现脓性分泌物,多从鼓膜穿孔处流出,分泌物较黏稠,可能伴随血丝;外耳道炎分泌物多为稀薄的浆液性或脓性,量相对较多,常附着在耳道壁,可能伴随脱屑。
4.听力影响不同
中耳炎因中耳腔积液或鼓膜穿孔,会影响声音传导,导致听力下降较明显,多为传导性听力下降;外耳道炎若耳道肿胀堵塞较轻,听力下降不明显,仅在耳道严重堵塞时出现轻微听力减退。
5.病因侧重不同
中耳炎多由感冒、鼻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引发,细菌或病毒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腔感染;外耳道炎多因耳道进水、挖耳损伤、异物刺激等导致耳道皮肤受损,细菌趁机感染引发。
如果耳痛持续超过2天且加重、出现明显听力下降或耳鸣、耳部分泌物增多且伴随异味、发热体温超过38℃、儿童出现哭闹不止或频繁抓耳等情况,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