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窦炎应该采取药物治疗、鼻腔冲洗、物理治疗、置换疗法、手术治疗等措施进行处理。
1、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选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类)控制感染,黏液溶解促排剂(如氨溴索)促进分泌物排出,糖皮质激素鼻喷雾剂(如布地奈德)减轻黏膜肿胀。若因过敏引发,可加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中药如鼻窦炎口服液、通窍鼻炎片也可辅助缓解症状,但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2、鼻腔冲洗
使用生理盐水或专用冲洗液,通过鼻腔冲洗器或喷雾装置清洁鼻腔。每日1-2次可清除分泌物、过敏原和病原体,减轻额窦开口处黏膜水肿,改善通气引流,辅助缓解炎症。
3、物理治疗
采用红外线照射、超短波治疗等物理手段,促进额窦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吸收,减轻组织水肿和疼痛。适用于轻中度患者或术后康复期,可与其他治疗方式联合使用。
4、置换疗法
在鼻腔负压状态下,通过专用仪器将药物吸入额窦腔,同时吸出窦腔内脓液和分泌物。此方法可直达病灶,增强抗炎、消肿效果,尤其适用于多组鼻窦炎或药物难以到达深部的情况。
5、手术治疗
若药物治疗无效、存在鼻腔解剖结构异常(如鼻中隔偏曲)或额窦不可逆病变,需通过鼻内镜手术开放额窦,清除病变组织,恢复通气引流。术后需定期复查,配合鼻腔冲洗和药物治疗,防止复发。
若出现持续性头痛、脓性鼻涕、嗅觉减退或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前往耳鼻喉科就诊,通过鼻内镜或鼻窦CT检查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