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甲减和垂体性甲减的区别在于定义、病因、临床表现等方面。

1.定义
原发性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本身疾病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所引起的全身性疾病。
垂体性甲减则是由于垂体病变使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减少,从而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而发病。
2.病因
原发性甲减病因较多,自身免疫损伤是常见原因,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包括桥本甲状腺炎等;甲状腺破坏,如手术切除甲状腺、放射性碘治疗后;碘摄入异常,碘过量或碘缺乏;抗甲状腺药物使用等。
垂体性甲减常见病因有垂体肿瘤,可压迫正常垂体组织,影响TSH分泌;垂体手术或放射治疗损伤垂体;垂体缺血性坏死,如产后大出血导致的希恩综合征;还有垂体炎症、先天性垂体发育不全等。
3.临床表现
原发性甲减症状较为典型,患者代谢率降低,表现为乏力、怕冷、体重增加、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嗜睡、精神抑郁等。还可能出现皮肤干燥、粗糙、脱屑,毛发稀疏、干枯,颜面和(或)眼睑水肿,声音嘶哑等。心血管系统可表现为心动过缓、心包积液等。消化系统有食欲减退、腹胀、便秘等。生殖系统方面,女性可出现月经过多或闭经,男性可有性功能减退。
垂体性甲减除了有甲减的一般表现如低代谢症状外,还可能伴有垂体其他激素缺乏的表现。如促性腺激素缺乏可导致性腺功能减退,女性出现闭经、不孕,男性出现阳痿、不育;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缺乏可引起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出现乏力、低血压、低血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