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甲肥大的症状主要有鼻塞、鼻腔分泌物异常、局部压迫与反射症状等,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一.症状
1.鼻塞
呈持续性鼻塞,单侧或双侧鼻腔通气受阻,患者常需张口呼吸,尤其夜间睡眠时明显,严重时可引发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导致睡眠中频繁憋醒、打鼾加重。鼻塞症状不会随体位变化明显缓解,且长期存在会降低嗅觉灵敏度,甚至引发嗅觉减退或丧失。
2.鼻腔分泌物异常
鼻腔内黏液分泌增多,多为黏稠状分泌物,部分患者分泌物呈脓性,不易擤出,易积聚在鼻腔内,加重鼻塞感。分泌物倒流至鼻咽部时,会引发“痰多”“咽部异物感”,长期刺激还可能诱发慢性咽炎,出现咽干、咽痛、频繁清嗓等表现。
3.局部压迫与反射症状
肥大的下鼻甲压迫鼻中隔时,可引起鼻痛、头痛,疼痛多为胀痛或钝痛,按压鼻根部或前额时症状可能加重;同时,鼻甲肥大刺激鼻黏膜神经,可能引发反射性头痛、耳鸣、听力下降,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嗅觉过敏,对刺激性气味反应强烈。
二.治疗方式
1.药物治疗
首选鼻用糖皮质激素喷剂,如布地奈德、糠酸莫米松等,通过减轻鼻黏膜炎症水肿,缩小鼻甲体积,改善通气;如果合并过敏因素,可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但要注意,所有药物都应遵医嘱使用。
2.物理治疗
采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利用低温等离子能量作用于肥大鼻甲组织,使组织蛋白凝固、坏死脱落,缩小鼻甲体积,该术式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术后1-2周鼻腔通气可明显改善;此外,激光治疗、微波治疗也可用于消融部分鼻甲组织,但需严格控制治疗深度,避免损伤鼻黏膜正常功能。
3.手术治疗
常用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切除部分肥大的下鼻甲骨质及黏膜,但需保留至少1/3的下鼻甲组织,避免过度切除导致鼻黏膜萎缩;也可选择下鼻甲骨折外移术,通过将下鼻甲骨折后向外移位,扩大鼻腔通气间隙,适用于下鼻甲骨质增生为主的患者,术后需定期复查,清理鼻腔结痂,预防粘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