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里长麦粒肿是常见眼部疾病,由葡萄球菌感染引发,儿童和有基础疾病者易患,有红、肿、热、痛等表现,可通过症状体征诊断,需与霰粒肿鉴别,可局部热敷、清洁眼部,重者用抗生素治疗,要注意眼部卫生、增强抵抗力来预防。
一、麦粒肿的定义与病因
麦粒肿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医学上称为睑腺炎,是眼睑腺体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主要病因是葡萄球菌感染,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通常是由于不注意眼部卫生,用手揉眼等导致细菌侵入眼睑腺体引发炎症。儿童由于卫生习惯相对较差,且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相比成人更容易患上麦粒肿;而一些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身体抵抗力较弱,也较易出现麦粒肿反复发作的情况。
二、麦粒肿的临床表现
1.症状表现
患眼会出现红、肿、热、痛等典型炎症表现。早期局部红肿疼痛明显,随着病情发展,可形成硬结,有压痛感。如果是外麦粒肿,病变位于睫毛根部皮脂腺或汗腺,肿胀范围较弥散;内麦粒肿则是睑板腺受累,肿胀局限于睑板腺内。
对于儿童患者,可能因眼部不适而频繁揉眼,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眼部情况;对于成年患者,若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除了眼部症状外,可能还会伴有基础疾病相关的一些表现,如血糖升高等。
2.体征检查
医生通过眼部检查可发现眼睑局部有红肿的硬结,按压时有明显疼痛,严重时可伴有耳前淋巴结肿大、压痛等体征。
三、麦粒肿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方法
根据典型的眼部症状和体征,如眼睑红肿热痛、硬结形成等,一般可明确诊断麦粒肿。对于一些不典型的情况,可能会结合病史等进行综合判断。例如询问患者近期眼部卫生情况、是否有基础疾病等。
儿童患者诊断时需详细询问家长孩子近期眼部的异常表现及相关生活情况;对于成年患者有基础疾病的,要了解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等。
2.鉴别诊断
需与霰粒肿相鉴别。霰粒肿是因睑板腺排出管道阻塞和分泌物潴留引起的睑板腺慢性炎性肉芽肿,一般无明显疼痛,眼睑皮下可触及圆形硬结,与皮肤无粘连,而麦粒肿有明显的红、肿、热、痛炎症表现。
四、麦粒肿的治疗与护理
1.非药物治疗
局部热敷:早期可进行局部热敷,温度一般控制在40-50℃左右,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以促进眼睑血液循环,缓解症状,促进炎症消退。儿童进行热敷时要注意温度适中,避免烫伤;成年患者如果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热敷时也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时间,防止因局部血液循环改变对基础疾病产生不利影响。
眼部清洁:保持眼部清洁,可用生理盐水清洁眼部,去除眼部分泌物,减少细菌滋生。儿童患者家长要帮助孩子做好眼部清洁工作,动作要轻柔;成年患者自己清洁时也要注意方法得当。
2.药物治疗
对于症状较重或有感染扩散趋势的患者,可能会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膏,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但儿童使用抗生素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且要避免滥用。有基础疾病的成年患者使用药物时要考虑基础疾病对药物代谢等的影响。
五、麦粒肿的预防措施
1.注意眼部卫生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用手揉眼,勤洗手。儿童要教育其养成良好的手部卫生习惯,避免用脏手接触眼部;成年患者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更要注意保持眼部和手部清洁。
2.增强身体抵抗力
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运动。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要保证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成年患者有基础疾病的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身体抵抗力,减少麦粒肿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