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不耐受试纸准确性受样本采集、试纸质量等因素影响,与氢呼气试验、乳糖耐受试验等检测方法相比各有特点,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群使用时需注意样本采集及结合整体情况综合判断。
一、乳糖不耐受试纸的准确性
乳糖不耐受试纸的准确性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从原理上来说,它主要是通过检测粪便或尿液中的乳糖相关指标来判断是否存在乳糖不耐受情况。一般来说,其准确性有一定的局限。有研究表明,部分情况下可能存在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例如,当检测粪便样本时,如果样本采集不规范,如受到其他物质污染等,可能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尿液检测中,不同的尿液稀释程度等因素也可能干扰结果判断。不过,在合适的操作条件下,它能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一)影响准确性的因素
1.样本采集方面
对于粪便样本采集,若没有在规定时间内采集,或者采集的样本量不足,都可能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比如,要求采集新鲜的、适量的粪便样本用于检测,但如果采集的粪便放置时间过长,其中的化学成分可能发生变化,影响对乳糖相关指标的检测。
尿液检测时,尿液的稀释程度是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尿液过度稀释,其中乳糖相关代谢产物的浓度可能低于检测限,从而出现假阴性结果;而如果尿液浓缩,可能会使检测指标浓度过高,导致假阳性情况。
2.试纸自身质量
不同品牌的乳糖不耐受试纸,其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水平存在差异。一些质量不过关的试纸可能在灵敏度或特异性上存在问题。例如,灵敏度不够的试纸可能无法检测到轻度乳糖不耐受患者体内较低浓度的相关指标,而特异性不佳的试纸可能会将一些非乳糖不耐受的情况误判为乳糖不耐受。
二、与乳糖不耐受相关的其他检测方法对比
(一)氢呼气试验
氢呼气试验是一种相对准确的检测乳糖不耐受的方法。其原理是当摄入乳糖后,乳糖不耐受患者由于体内缺乏乳糖酶,无法完全消化乳糖,未消化的乳糖在肠道被细菌发酵产生氢气,通过检测呼气中氢气的浓度来判断是否存在乳糖不耐受。研究显示,氢呼气试验的准确性较高,能够较好地区分乳糖耐受者和乳糖不耐受者。不过,该检测需要患者在特定时间内服用一定量的乳糖溶液,并且需要多次采集呼气样本,操作相对复杂一些。
(二)乳糖耐受试验
乳糖耐受试验是让患者口服一定量的乳糖,然后定时测定血糖浓度。乳糖耐受者服用乳糖后,血糖会正常升高;而乳糖不耐受者由于不能消化乳糖,血糖不会明显升高。这种方法的准确性也较好,但需要抽血检测血糖,相对比较繁琐,而且对于一些儿童等特殊人群,口服大量乳糖可能会引起不适等情况。
三、特殊人群使用乳糖不耐受试纸的注意事项
(一)儿童人群
儿童在使用乳糖不耐受试纸检测时,样本采集相对困难。比如粪便样本采集,儿童可能不太配合,容易导致样本采集不规范。对于儿童尿液检测,要注意避免尿液被污染,并且要正确控制尿液的采集量和稀释程度。同时,由于儿童的生理特点,其乳糖不耐受的表现可能不太典型,所以即使试纸检测结果为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儿童存在乳糖不耐受的可能,还需要结合临床其他表现综合判断。
(二)老年人群
老年人可能存在多种基础疾病,在使用乳糖不耐受试纸时,样本采集也可能受到影响。例如,老年人可能行动不便,粪便样本采集困难,尿液检测时也可能因为身体状况等原因导致样本采集不标准。而且老年人的乳糖代谢情况可能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所以试纸检测结果需要结合老年人的整体健康状况、饮食情况等综合分析,不能仅依据试纸结果做出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