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感冒由伤寒杆菌引起,全身症状有持续性高热、全身不适;消化系统症状包括食欲减退、腹胀、腹痛;神经系统症状有相对缓脉、表情淡漠;病程7-14天部分患者有玫瑰疹,儿童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老年人病情复杂进展快。
全身症状
发热:多为持续性高热,体温可逐渐上升,可达39℃-40℃以上,热型常呈稽留热,即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这种发热与细菌在体内大量繁殖,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等有关。例如,在伤寒杆菌感染人体后,细菌释放的内毒素等物质会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调节紊乱,出现持续高热。
全身不适:患者常感全身乏力、精神萎靡,肌肉酸痛等。这是因为感染引起机体的炎症反应,代谢增加,毒素吸收等因素综合作用,使患者感觉身体不适。儿童由于身体机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感染伤寒后全身不适的症状可能相对更明显,且恢复可能相对较慢;老年人则可能因基础疾病等因素,全身不适的感觉可能会被掩盖或表现不典型。
消化系统症状
食欲减退:几乎所有伤寒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食欲减退,轻者表现为进食量减少,重者可能完全不想进食。这与伤寒杆菌感染肠道,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以及毒素刺激胃肠道有关。对于儿童来说,食欲减退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需要家长密切关注其饮食情况,适当提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老年人若本身有基础的消化系统疾病,食欲减退可能会加重营养不良等问题。
腹胀:部分患者会出现腹胀,多是由于肠道功能紊乱,肠道蠕动减慢,气体积聚所致。严重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呼吸等。儿童腹胀时可能会表现出哭闹不安等情况,需要注意观察腹部情况;老年人腹胀可能与本身胃肠蠕动功能减退有关,要注意避免因腹胀导致的其他并发症。
腹痛:一般为右下腹轻度隐痛或钝痛,这是因为伤寒杆菌主要侵犯回肠末端的淋巴组织,引起炎症反应,累及周围组织导致腹痛。儿童腹痛时表述可能不清晰,需要家长细心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老年人腹痛时由于痛觉敏感度可能降低等原因,需要更仔细地判断病情。
神经系统症状
相对缓脉:体温升高的同时,脉搏增加不明显,称为相对缓脉,这是伤寒的典型表现之一。一般体温每升高1℃,脉搏每分钟大约增加10次,但伤寒时脉搏增加相对缓慢,可能与伤寒杆菌释放的内毒素作用于迷走神经有关。儿童由于心率本身相对较快,相对缓脉可能不太容易被察觉;老年人若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相对缓脉可能会影响对病情的判断。
表情淡漠:患者精神状态差,表情呆滞,反应迟钝,这是由于毒素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儿童表情淡漠可能会被误认为是普通的情绪问题,需要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老年人表情淡漠可能与基础的脑部功能退化等因素有关,需要关注其整体的精神状态变化。
皮疹
玫瑰疹:病程7-14天,部分患者皮肤会出现淡红色小斑丘疹,称为玫瑰疹,多见于胸腹部,数量一般在10个左右,分批出现。玫瑰疹是伤寒较有特征性的皮疹表现,其形成是因为伤寒杆菌引起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在皮肤血管等部位。儿童皮肤较嫩,玫瑰疹可能更容易观察,但需要注意与其他皮疹相鉴别;老年人皮肤老化,玫瑰疹的观察可能相对困难。
此外,儿童感染伤寒感冒时,症状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往往更不典型,容易被忽视,需要家长加强对儿童健康状况的监测;老年人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基础疾病较多,感染伤寒后病情可能更为复杂,进展可能更快,需要更加重视早期诊断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