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流感可从疫苗接种、个人卫生习惯、环境防控、减少聚集和接触、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入手。每年秋季接种流感疫苗,优先人群需重视;要做好手卫生、呼吸道卫生;保持室内通风和物体表面清洁;流感高发季避免去人员密集场所、保持社交距离;还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证充足休息以增强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一、疫苗接种
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一般建议每年秋季接种流感疫苗,6月龄-5岁儿童、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等人群属于优先接种对象。流感疫苗接种后,通常需要2-4周才能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且保护作用会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但仍可显著降低接种者患流感及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二、个人卫生习惯
1.手卫生
经常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咳嗽或打喷嚏后、准备食物前等。例如,使用七步洗手法,可有效清除手上的病原体。对于儿童,家长应教导并监督其正确洗手,培养良好的手卫生习惯,因为儿童在学校等集体环境中易通过接触传播感染流感病毒。
2.呼吸道卫生
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手肘捂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用过的纸巾应立即丢弃并洗手。这对于所有人群都很重要,尤其是在流感高发季节,减少病毒在空气中的传播范围,降低他人感染风险。
三、环境防控
1.室内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应开窗通风数次,每次至少30分钟。良好的通风可以稀释室内空气中的病毒浓度,降低感染几率。对于有老人、儿童或慢性病患者的家庭,更应注意室内通风,营造健康的居住环境。
2.物体表面清洁
定期对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桌椅、电话等进行清洁消毒。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或酒精等合适的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例如,在办公场所或学校等集体环境中,应定期对公共设施进行消毒,防止病毒通过物体表面接触传播。
四、减少聚集和接触
1.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
在流感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商场、超市、电影院等。如果必须前往,应佩戴口罩,降低感染风险。对于儿童来说,家长应减少带孩子去此类场所的频率,因为儿童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更容易受到流感病毒的侵袭。
2.保持社交距离
与他人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一般建议至少1米以上。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排队时等情况下,尽量与他人保持距离,减少与潜在感染者的接触机会。
五、健康生活方式
1.均衡饮食
保证摄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瘦肉、鱼类、蛋类、奶类等,以增强机体免疫力。例如,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和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可多吃柑橘类水果、草莓等获取维生素C。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饮食均衡的要求有所不同,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保证营养全面;老年人则要注意营养的合理搭配,避免过于油腻或刺激性食物。
2.适量运动
坚持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抵抗力。但要注意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避免过度运动导致身体疲劳。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运动前应咨询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
3.充足休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成年人每天应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儿童和青少年需要更多的睡眠时间。良好的睡眠有助于机体进行自我修复和调节,增强免疫力。睡眠不足会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增加感染流感等疾病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