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病由似蚓蛔线虫寄生引起,症状因寄生部位和感染程度而异,幼虫移行可致肺部症状、过敏反应;成虫寄生于小肠有消化系统和精神神经系统症状;还可引发胆道蛔虫症、肠梗阻、蛔虫性阑尾炎等并发症,不同人群症状有差异,需注意预防和及时就医。
一、幼虫移行引起的症状
1.肺部症状:蛔虫幼虫在体内移行时,可引起肺部症状。如幼虫移行至肺部,可导致肺部炎症反应。一般在感染后1-2周左右出现,患者可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可能带血,还可伴有胸痛、发热等症状。这是因为幼虫在肺内移行,破坏肺组织和毛细血管,引发免疫反应。例如,有研究表明,部分蛔虫感染患儿会出现咳嗽症状,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部有浸润性病变。
2.过敏反应:幼虫移行过程中,其代谢产物等可作为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表现为荨麻疹、哮喘等。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相对成人更易出现过敏反应。例如,部分患儿可能出现皮肤瘙痒、风团样皮疹,同时伴有呼吸急促、喘息等哮喘样症状。
二、成虫寄生于小肠引起的症状
1.消化系统症状
腹痛:是常见症状之一,多为脐周隐痛。这是因为蛔虫在小肠内活动,刺激肠黏膜,引起肠管痉挛。疼痛一般不剧烈,可反复发作,无明显规律。儿童由于表达能力有限,可能仅表现为不定时的哭闹不安。
食欲改变:患者可出现食欲亢进,但体重不增甚至减轻。这是因为蛔虫在肠道内掠夺营养,影响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例如,一些患儿虽然食量较大,但身体却逐渐消瘦。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呕吐物中有时可看到蛔虫。
2.精神神经系统症状
异食癖:部分患者尤其是儿童可出现异食癖,喜欢吃一些非食物的东西,如泥土、纸张等。这可能与蛔虫分泌的毒素等刺激有关,影响了神经系统的功能。
精神不宁:患儿可表现为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夜间睡眠易惊醒、磨牙等。这是由于蛔虫毒素对神经系统的刺激,干扰了神经功能。例如,夜间睡眠时磨牙现象较为常见,可能影响儿童的睡眠质量和生长发育。
三、并发症相关症状
1.胆道蛔虫症:是蛔虫病常见的并发症。蛔虫可钻入胆道,引起胆道蛔虫症。患者突发剑突下钻顶样剧烈绞痛,疼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疼痛发作时患者辗转不安、大汗淋漓,可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中有时可见蛔虫。这种疼痛是由于蛔虫刺激胆道括约肌,引起痉挛所致。
2.肠梗阻:多见于儿童。蛔虫大量聚集在肠道内,可引起肠梗阻。患者出现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腹部可见肠型,听诊可闻及肠鸣音亢进,后期可出现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表现。这是因为蛔虫成团阻塞肠道,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
3.蛔虫性阑尾炎:蛔虫可钻入阑尾,引起蛔虫性阑尾炎。患者出现右下腹疼痛,伴有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疼痛特点与一般阑尾炎相似,但有时可能因蛔虫的存在而有一些特殊表现,如呕吐物中可能有蛔虫等。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感染蛔虫病后症状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儿童由于卫生习惯相对较差,且肠道功能尚未完全成熟,更容易感染蛔虫病,症状可能相对更明显;女性在孕期感染蛔虫病,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一定影响,需要特别关注;有不良生活方式如不注意手部卫生、生食未洗净的蔬菜水果等人群,感染蛔虫病的风险较高,症状出现的概率也相对较大;有既往蛔虫病感染病史的人群,再次感染时症状可能与初次感染有所不同,但也可能出现类似的表现。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应特别注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等,以预防蛔虫病的发生;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