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脱落的原因包括眼部结构异常、眼部外伤、玻璃体牵拉。高度近视使眼轴延长致视网膜受牵拉易脱落;视网膜变性区域脆弱易裂孔致脱落,长期用眼过度等不良生活方式可促进;眼球受外力冲击会致视网膜损伤脱落;年龄影响外力冲击下发生概率;随年龄增长玻璃体液化后脱离易致视网膜裂孔脱落,老年人常见,糖尿病患者高血糖致视网膜病变伴玻璃体牵拉易引发,糖尿病病史长且血糖控制不佳者是高危人群。
一、眼部结构异常相关原因
(一)高度近视
1.发病机制:高度近视患者的眼轴会明显延长,视网膜相对较薄且脆弱。眼轴的过度拉长会使视网膜受到牵拉,容易导致视网膜出现变性区,进而引发视网膜脱落。例如,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高度近视患者发生视网膜脱落的风险比正常视力者高得多,高度近视人群中视网膜脱落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高度近视人群。
2.年龄与性别因素:一般来说,高度近视多见于青少年及成年人,男性和女性都可能发生,但高度近视的发病可能与遗传等因素有关,在有高度近视家族史的人群中更易出现,且随着年龄增长,眼轴继续延长的可能性增加,视网膜脱落的风险也会相应升高。
(二)视网膜变性
1.发病机制:视网膜变性包括格子样变性、囊样变性等多种形式。视网膜变性区域的视网膜组织脆弱,容易发生裂孔,一旦出现裂孔,液化的玻璃体就可能通过裂孔进入视网膜下,从而导致视网膜脱落。例如,通过眼底检查可以发现视网膜上的变性病灶,这些病灶是视网膜脱落的潜在危险因素。
2.生活方式因素:长期用眼过度、用眼不卫生等生活方式可能会促进视网膜变性的发生发展。比如,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缺乏户外活动的人群,视网膜变性的发生率相对较高,进而增加了视网膜脱落的风险。
二、眼部外伤相关原因
(一)眼球受到外力冲击
1.发病机制:当眼球受到撞击、顿挫伤等外力作用时,视网膜可能会受到直接的损伤,导致视网膜出现裂孔、脱离等情况。例如,车祸、运动外伤(如篮球、足球等运动中眼部被球击中)等情况都可能使眼球受到外力冲击,从而引发视网膜脱落。
2.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对外力的承受能力不同,儿童和青少年由于眼球组织相对较为脆弱,在受到外力冲击时更容易发生视网膜损伤导致视网膜脱落;而成年人如果眼部受到严重外伤,也可能出现视网膜脱落的情况。
三、玻璃体牵拉相关原因
(一)玻璃体液化与后脱离
1.发病机制:随着年龄增长,玻璃体逐渐发生液化,出现玻璃体后脱离。在玻璃体后脱离过程中,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拉可能会导致视网膜出现裂孔,进而引起视网膜脱落。一般来说,老年人发生玻璃体液化和后脱离的概率较高,所以老年人视网膜脱落中因玻璃体牵拉导致的情况较为常见。
2.性别因素:在玻璃体液化和后脱离导致视网膜脱落的情况中,男性和女性的发生率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但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发生率有所不同,老年人总体发生率相对较高。
(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相关玻璃体牵拉
1.发病机制: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影响视网膜的血管,导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病变过程中会产生异常的血管增殖等改变,这些增殖的玻璃体视网膜组织会对视网膜产生牵拉,从而增加视网膜脱落的风险。例如,糖尿病病程较长且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概率高,进而发生视网膜脱落的风险也相应增加。
2.病史因素:有糖尿病病史且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患者,是视网膜脱落的高危人群。需要长期关注糖尿病患者的眼部情况,定期进行眼底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视网膜病变相关的视网膜脱落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