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肿大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一般治疗有保持口腔清洁和注意休息;药物治疗包括细菌感染时用抗生素及局部用含漱液;手术治疗有频繁发作或引起气道梗阻的指征及扁桃体切除术等方式;儿童患者术前要评估和缓解紧张,术后要观察护理,成人患者要考虑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
一、一般治疗
1.保持口腔清洁:对于各年龄段患者,尤其是儿童,应让其经常饮用温开水,以保持口腔湿润,减少细菌滋生。这有助于减轻扁桃体肿大引起的局部不适,因为口腔内的细菌可能会加重扁桃体的炎症反应。比如,每日多次让儿童少量饮用温开水,可维持口腔环境的相对清洁。
2.注意休息:无论成人还是儿童,充足的休息都很重要。休息可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促进身体恢复。例如,患病期间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成人一般建议7-8小时以上的睡眠,儿童则需要根据年龄保证相应时长的睡眠,年龄越小,所需睡眠时间相对越长。
二、药物治疗
1.抗生素应用:如果扁桃体肿大是由细菌感染引起,如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感染导致,对于适合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可选用青霉素类等抗生素。但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来选择。例如,对于儿童患者,使用抗生素时要考虑其年龄对药物代谢等方面的影响,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有特殊禁忌的药物。
2.局部用药:可以使用含漱液,如复方硼砂含漱液等,用于漱口。含漱液能直接作用于扁桃体局部,起到清洁、杀菌、减轻炎症的作用。对于儿童患者,使用含漱液时要注意方法,避免误咽等情况发生。
三、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
频繁发作的扁桃体炎:如果患者扁桃体肿大导致扁桃体炎频繁发作,如一年发作7-8次及以上,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对于儿童患者则影响其生长发育等),经过评估后可考虑手术治疗。例如,儿童患者如果每年扁桃体炎发作次数多,已经影响到正常的上学、社交等活动,就需要考虑手术。
扁桃体肿大引起气道梗阻:当扁桃体肿大堵住嗓子眼明显影响呼吸,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等情况时,无论年龄大小,都需要考虑手术。比如成人患者因扁桃体肿大导致夜间睡眠时频繁打鼾、呼吸暂停,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和身体健康;儿童患者出现呼吸不畅、张口呼吸等情况,也需要及时评估手术。
2.手术方式:常见的手术方式为扁桃体切除术,包括传统的剥离法和近年来逐渐开展的低温等离子消融术等。不同的手术方式有其各自的特点,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例如,低温等离子消融术相对出血少、术后疼痛轻等,但费用可能相对较高;传统剥离法则是比较传统的术式,有其相应的适应证和操作规范。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
术前准备:儿童在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心肺功能等检查。要向患儿及家长手术的过程和必要性,缓解患儿的紧张情绪。例如,通过生动形象的儿童化语言向患儿说明手术是为了改善其呼吸等问题,让患儿配合术前准备。
术后护理:术后要密切观察儿童的出血情况、疼痛情况等。饮食方面,术后初期应给予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过热、过硬的食物刺激手术创面。同时,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指导儿童正确漱口等。
2.成人患者
基础疾病考虑:如果成人患者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扁桃体肿大时需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例如,高血压患者要在血压控制相对平稳的情况下进行相应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时要注意血压的波动等情况;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血糖的控制,因为高血糖不利于手术创面的愈合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