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干眼症需先询问症状,包括有无眼睛相关症状及持续等情况;再进行眼部检查,如泪液分泌试验(判断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判断泪膜稳定性)、眼表染色(反映眼表上皮损伤);还需其他检查,如泪液渗透压测定(判断泪液渗透压)、角膜地形图检查(辅助诊断及评估病情)、睑板腺检查(看睑板腺情况),综合这些来判断是否患干眼症及类型、严重程度以制定治疗方案。
一、症状询问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表现,比如是否有眼睛干涩、异物感、烧灼感、痒感、畏光、视物模糊、视力波动等症状,以及这些症状出现的持续时间、加重或缓解的因素等。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的人群症状可能有所差异,例如长期使用电子设备的人群可能更易出现眼睛干涩等症状;有眼部手术史、全身免疫性疾病病史等的患者需特别询问相关病史对眼部症状的影响。
二、眼部检查
1.泪液分泌试验
检测方法:一般使用Schirmer试验滤纸条,将其一端置于下睑结膜囊内,其余部分悬挂于眼睑外,5分钟后测量滤纸条被泪液浸湿的长度。
意义:正常情况下,Schirmer试验(无表面麻醉)的结果应大于10mm/5分钟,10-5mm/5分钟为泪液分泌减少,小于5mm/5分钟则考虑干眼症。不同年龄人群的正常参考值可能略有差异,儿童的泪液分泌功能尚在发育中,与成人有所不同;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泪液分泌可能也会有变化。
2.泪膜破裂时间(BUT)
检测方法:在结膜囊内滴入荧光素钠溶液后,让患者眨眼数次,然后通过裂隙灯显微镜观察泪膜破裂的时间。
意义:正常泪膜破裂时间应大于10秒,小于10秒提示泪膜不稳定,常见于干眼症患者。年龄增长可能导致泪膜破裂时间缩短,比如老年人泪液分泌功能下降,泪膜破裂时间可能会低于正常范围;长期处于空调环境等干燥环境中的人群泪膜破裂时间也可能缩短。
3.眼表染色
检测方法:使用荧光素钠、孟加拉玫瑰红或丽丝胺绿等染料进行眼表染色,然后通过裂隙灯显微镜观察眼表上皮的染色情况。
意义:荧光素钠染色可显示角膜上皮的缺损;孟加拉玫瑰红或丽丝胺绿染色可使不稳定的眼表上皮细胞、死亡的上皮细胞着色,从而反映眼表上皮的损伤程度。不同性别、年龄的人群眼表染色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例如糖尿病患者由于全身代谢因素可能更容易出现眼表上皮的损伤,染色结果可能更明显。
三、其他检查
1.泪液渗透压测定
检测方法:通过特殊的仪器测定泪液的渗透压。
意义:干眼症患者的泪液渗透压通常高于308mOsm/L,泪液渗透压升高是诊断干眼症的重要指标之一。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接触化学物质或处于污染环境中的人群,泪液渗透压可能会发生变化,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2.角膜地形图检查
检测方法:利用角膜地形图仪获取角膜表面的形态信息。
意义:干眼症患者可能出现角膜地形图的改变,如角膜曲率异常等,有助于辅助诊断干眼症以及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年龄较大的人群角膜形态可能会自然发生一些变化,在解读角膜地形图结果时需要考虑年龄因素的影响。
3.睑板腺检查
检测方法:通过裂隙灯显微镜观察睑板腺的形态、结构、分泌物情况等。
意义:睑板腺功能障碍是干眼症的常见原因之一,通过检查睑板腺可以发现睑板腺是否有萎缩、分泌物阻塞等情况。男性和女性在睑板腺的结构和功能上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例如一些女性在生理期前后睑板腺功能可能会有一定变化,需要注意观察。
通过以上症状询问、眼部检查及其他相关检查,医生可以综合判断患者是否患有干眼症以及明确干眼症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