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的评估包括病史和症状评估(询问现病史、既往史,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体格检查(肺部可闻固定持久湿啰音,部分有杵状指等,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特点)、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早期可能无异常,进展后有相应表现;HRCT是重要诊断方法,可明确扩张情况;支气管造影因有创少用)、实验室检查(痰液检查可发现致病菌,血液检查部分患者有血常规异常等)。
一、病史和症状评估
1.现病史询问:详细了解患者是否有慢性咳嗽、大量脓痰的情况,一般每日痰量可达数十毫升,痰液多呈黏液性、黏液脓性或脓性,收集痰液于玻璃瓶中可发现分层现象,上层为泡沫,中层为混浊黏液,下层为脓性成分和坏死组织;是否有反复咯血,咯血程度可轻可重,少量咯血仅表现为痰中带血,大量咯血可危及生命;是否有反复肺部感染,表现为同一肺段反复发生肺炎并迁延不愈。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例如长期吸烟的患者可能因气道防御功能受损更易出现反复肺部感染;儿童患者可能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因支气管扩张影响通气和换气功能,出现生长迟缓等情况。对于有相关病史的患者,如既往有麻疹、百日咳、支气管肺炎等病史,需重点询问。
2.既往史回顾:了解患者既往是否有引起支气管扩张的基础疾病,如囊性纤维化、免疫缺陷病等。囊性纤维化多见于特定人群,有家族遗传倾向;免疫缺陷病患者因自身免疫防御能力低下,易发生反复肺部感染从而引发支气管扩张。
二、体格检查
1.肺部体征检查:肺部可闻及固定而持久的湿啰音,部分患者可有杵状指(趾),这是由于长期慢性缺氧等因素导致的手指或足趾末端增生、肥厚,呈杵状。不同年龄人群的体格检查表现有一定特点,儿童患者由于骨骼发育尚未完全,杵状指(趾)出现相对较晚或不典型;老年患者可能同时合并其他基础疾病,肺部体征可能不典型,需仔细辨别。
三、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检查:早期轻症患者胸部X线可能无明显异常,病情进展后可出现肺纹理增多、增粗,排列紊乱;典型表现为粗乱肺纹理中有多个不规则的环状透亮影或沿支气管的卷发状阴影,感染时阴影内可出现液平面。胸部X线检查对于支气管扩张的初步筛查有一定价值,但特异性相对较低,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胸部X线表现基本相似,但儿童患者因胸廓发育等因素,影像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需要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2.胸部高分辨率CT(HRCT):是诊断支气管扩张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可明确显示支气管扩张的部位、范围和形态。其典型表现为支气管呈柱状、囊状或曲张状扩张,支气管壁增厚等。HRCT具有较高的分辨率,能够清晰地显示支气管的细微结构,对于支气管扩张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在各年龄、性别人群中的诊断价值相似,但儿童患者检查时需注意辐射防护,可根据病情合理安排检查时机和剂量。
四、支气管造影检查
1.检查原理及表现:支气管造影是将造影剂注入支气管内,使支气管显影,可明确支气管扩张的部位、形态和范围。其典型表现为支气管呈柱状、囊状或梭状扩张。但由于HRCT的广泛应用,支气管造影现已较少使用,因为它是一种有创检查,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
五、实验室检查
1.痰液检查:痰涂片及培养可发现致病菌,有助于指导抗生素的选用。通过对痰液进行细菌、真菌等病原体的检测,可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不同患者的痰液情况不同,例如合并厌氧菌感染时痰液可伴有恶臭气味。
2.血液检查:部分患者可出现血常规异常,如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有感染存在。对于免疫相关因素导致的支气管扩张,可能会有免疫球蛋白等指标的异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