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感染需从多方面综合诊断,临床表现上不同年龄段有差异,症状如发热、咳嗽等及体征如啰音等可提示;实验室检查中血常规、病原学检查有重要价值,血常规可助鉴别细菌、病毒感染等,病原学检查包括痰、血液、病毒学等检查;影像学检查有胸部X线和CT,X线是常用筛查,CT可更清晰显示病变;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多方面信息可明确诊断及病原体类型以制定治疗方案。
一、临床表现评估
1.症状方面:不同年龄段人群表现有差异,儿童肺部感染可能出现发热、咳嗽、气促等,婴儿可能有拒食、口吐泡沫等;成人则多有发热、咳嗽、咳痰,部分可能有胸痛、呼吸困难等。发热程度和持续时间可提示感染的严重程度及病原体类型,如细菌感染常可出现高热,而病毒感染发热程度相对多样。咳嗽的性质,干咳或咳痰,痰液的颜色、量等也有提示意义,如铁锈色痰常见于肺炎链球菌肺炎。
2.体征方面:肺部听诊可闻及啰音,儿童由于胸廓等结构特点,听诊时啰音的表现可能与成人不同,婴儿可能更易闻及细湿啰音。重症肺部感染时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发绀等表现,不同年龄人群呼吸频率正常范围不同,儿童呼吸频率相对更快,若超出正常范围提示可能存在肺部感染导致的呼吸功能异常。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是重要指标。细菌感染时通常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病毒感染时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可能增高。但需注意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部分严重细菌感染时白细胞也可能不高甚至降低。C反应蛋白(CRP)在感染时会升高,细菌感染时CRP升高更明显,可用于鉴别细菌和病毒感染以及评估感染的炎症程度。
2.病原学检查
痰涂片及培养:留取合格的痰液标本进行涂片革兰染色和培养,可明确是否有病原菌及病原菌种类,指导抗生素的选用。但儿童留取痰标本可能较困难,需要合适的方法获取。
血液培养:怀疑败血症合并肺部感染时需进行血液培养,查找病原菌,对于明确感染病原体及针对性治疗很重要。不同年龄段人群血液培养的阳性率可能不同,儿童由于血流特点等因素,血液培养阳性结果的解读需结合临床。
病毒学检查:可通过核酸检测等方法检测呼吸道病毒等病原体,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对于病毒感染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尤其在流感流行季节,快速明确病毒类型有助于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
三、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是肺部感染常用的筛查方法。可发现肺部是否有浸润影等异常改变,不同类型肺部感染在X线上有不同表现,如肺炎链球菌肺炎早期可为肺纹理增粗,随着病情进展出现大片炎症浸润阴影或实变影,在肺叶或肺段分布。但胸部X线对于一些早期、轻微的肺部感染可能存在漏诊情况,而且对于儿童胸部X线检查需考虑辐射剂量问题,要权衡检查的必要性和辐射风险。
2.胸部CT:对于一些病情复杂、胸部X线表现不典型或需要更详细了解肺部病变情况时可选用。能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病变的部位、范围、形态等,对于鉴别肺部感染的病因,如区分肺炎和肺结核、肺部肿瘤等有重要价值。但胸部CT辐射剂量相对较高,在儿童等人群中应严格掌握适应证,仅在必要时进行。
四、综合诊断
肺部感染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信息。例如,患者有发热、咳嗽等症状,肺部听诊有啰音,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胸部X线显示肺部有浸润影,同时痰培养或血液培养找到相应病原菌,即可明确肺部感染的诊断及病原体类型,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在诊断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性别等因素对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的影响,以准确做出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