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包括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不同类型有不同症状,治疗包括一般治疗(饮食、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抑酸剂、胃黏膜保护剂、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及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并发症或胃癌等情况),不同年龄患者在各治疗方面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胃病的症状
(一)不同类型胃病的常见症状
1.慢性胃炎: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隐痛、胀痛,常出现饱胀感,尤其是进食后较为明显,还可能伴有食欲不振、嗳气、反酸、恶心等症状。不同年龄层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慢性胃炎可能以消化不良、反复腹痛为主要表现;老年人症状相对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上腹部不适、体重减轻等。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饮食不规律、吸烟、酗酒的人群患慢性胃炎风险较高,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病史的人群也是慢性胃炎的高发群体。
2.胃溃疡:典型症状为周期性发作的上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多为节律性隐痛、胀痛或灼痛,疼痛具有规律性,常在进食后半小时至1小时出现,持续1-2小时后逐渐缓解,下次进食后再复发。还可能伴有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不同性别上,男性相对更易患胃溃疡,年龄方面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生活方式中长期精神紧张、压力大、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因素会增加胃溃疡的发病风险。
3.十二指肠溃疡:主要症状为上腹部疼痛,疼痛特点多为空腹痛,即空腹时疼痛明显,进食后可缓解,疼痛节律性较明显,还可能伴有反酸、嗳气、夜间痛等表现。各年龄均可发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长期精神过度紧张、饮食不规律、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常见的发病诱因。
二、胃病的治疗
(一)一般治疗
1.饮食调整:对于各年龄段胃病患者,均需保持规律饮食,定时定量进餐,避免过饥过饱。儿童应注意饮食的营养均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过冷、过热的食物;老年人则需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软食、流食等。例如,胃溃疡患者可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新鲜蔬菜水果等,以促进胃黏膜修复。
2.生活方式调整: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长期精神紧张和焦虑。对于儿童,家长要营造轻松的就餐环境;老年人要注意适当运动,如散步等,但要避免剧烈运动,以维持胃肠功能的正常蠕动。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需注意家庭内的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二)药物治疗
1.抑酸剂:通过抑制胃酸分泌来缓解胃病症状,常用药物有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和H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等)。不同年龄患者使用时需注意,儿童应谨慎使用抑酸剂,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体重等因素合理用药;老年人使用时要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可能增加骨折风险等。
2.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等,可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屏障,促进胃黏膜修复。儿童使用胃黏膜保护剂时要选择合适的剂型和剂量;老年人使用时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3.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若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常采用四联疗法,即质子泵抑制剂+铋剂+两种抗生素,如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但儿童抗幽门螺杆菌治疗需严格掌握适应证,避免滥用抗生素,要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等综合评估后选择合适的方案;老年人在治疗前需评估肝肾功能等情况,以确保治疗安全。
(三)手术治疗
1.适用情况:对于一些严重的胃病,如胃溃疡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大量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经内科治疗无效等)、胃癌等情况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不同年龄患者手术风险和术后恢复情况不同,儿童手术风险相对较高,术后恢复要注重营养支持和护理;老年人手术前要全面评估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术后要加强护理,预防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