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乳头状瘤是源于上皮的良性肿瘤,多由HPV感染等引起,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均可发病,有咽部不适等临床表现,通过体格检查和病理检查诊断,治疗有手术(激光、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和随访观察,治疗后要注意术后护理和定期复查,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治疗方式并注重各方面护理观察。
一、扁桃体乳头状瘤的定义与病因
扁桃体乳头状瘤是源于上皮的良性肿瘤,多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尤其是HPV-6、HPV-11型等低危型病毒感染相关。其发病还可能与局部慢性炎症刺激、长期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等)有关。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均可发病,一般儿童及青少年相对多见,男性和女性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但长期吸烟酗酒的人群患病风险可能增高。
二、扁桃体乳头状瘤的临床表现
患者可能出现咽部不适、异物感,部分人可伴有咽部瘙痒、轻微疼痛等症状。瘤体较小时症状可能不明显,随着瘤体增大,可能出现吞咽困难、呼吸不畅等情况。儿童患者若瘤体较大影响呼吸,可能出现睡眠时打鼾、呼吸暂停等表现,需引起家长重视。
三、扁桃体乳头状瘤的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医生通过间接喉镜或电子喉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到扁桃体部位的乳头状新生物,其外观多呈乳头状、桑椹状或菜花状,表面不光滑。
2.病理检查:这是确诊的金标准。通过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切片检查,显微镜下可见乳头样结构,上皮增生,棘层肥厚,乳头中心为血管结缔组织间质,可明确诊断为乳头状瘤,并区分其良恶性等情况。不同年龄患者在病理检查时操作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儿童患者检查时需更轻柔操作以减少不适。
四、扁桃体乳头状瘤的治疗方式
1.手术治疗
激光手术:利用激光的高能量特性,对肿瘤组织进行汽化、切割,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相对较快等优点。适用于较小的扁桃体乳头状瘤。对于儿童患者,激光手术需严格控制能量,避免对周围正常组织造成过度损伤。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通过低温等离子技术对肿瘤组织进行消融,其原理是利用低温等离子体的能量使组织细胞分解,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特点。适用于不同大小的扁桃体乳头状瘤,尤其对于儿童患者,该术式相对更具优势,因为其对组织的损伤较小,更有利于儿童术后的恢复。
2.随访观察:对于非常小且无明显症状的扁桃体乳头状瘤,在充分评估后可考虑定期随访观察。但需密切关注瘤体的大小、形态变化以及患者症状的发展情况。儿童患者由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随访观察时需更频繁地进行喉镜检查等,以便及时发现瘤体的变化。
五、扁桃体乳头状瘤治疗后的注意事项
1.术后护理
儿童患者:术后需特别注意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可使用儿童专用的漱口水(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防止口腔感染。饮食方面,术后初期宜给予温凉、细软的食物,避免过热、过硬食物刺激手术部位,影响伤口愈合。同时要密切观察儿童的呼吸情况,因为儿童咽喉部组织相对娇嫩,术后有发生水肿导致呼吸困难的可能,若出现呼吸急促、费力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成人患者:术后同样要注意口腔卫生,规律漱口。饮食逐渐从流食、半流食过渡到正常饮食,但仍需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减少对咽部的刺激。
2.定期复查:无论采用何种治疗方式,都需要定期进行喉镜复查,一般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等定期复查,以了解术区恢复情况以及有无肿瘤复发等情况。不同年龄患者复查间隔时间可根据具体病情适当调整,儿童患者可能需要更密切的复查随访。
总之,扁桃体乳头状瘤的治疗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同时在治疗前后要注重各方面的护理和观察,以保障患者的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