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脱落的原因包括眼部结构异常、眼部外伤和玻璃体牵拉。高度近视致眼轴延长易致视网膜脱落;视网膜变性如格子样变性、囊样变性是潜在因素;眼球顿挫伤、穿透伤可致视网膜脱落;年龄增长致玻璃体后脱离易牵拉视网膜致裂孔,眼部炎症、外伤引发的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会因纤维增殖膜牵拉致视网膜脱落。
一、眼部结构异常相关原因
(一)高度近视
高度近视患者眼轴会延长,视网膜被拉长变薄,容易出现变性、裂孔等情况,进而增加视网膜脱落的风险。研究表明,高度近视者发生视网膜脱落的概率远高于正常视力人群,随着近视度数的不断增加,这种风险会进一步上升。例如,近视度数大于600度的高度近视患者,其视网膜脱落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低中度近视者。在不同年龄段的高度近视人群中,青少年及中青年高度近视者由于眼轴仍在发育或处于较为活跃的用眼阶段,相对更容易因眼轴变化引发视网膜脱落相关问题。
(二)视网膜变性
视网膜变性是视网膜脱落的重要潜在因素。视网膜变性可表现为格子样变性、囊样变性等多种形式。格子样变性通常是视网膜周边部出现的一种灰白色、带有透明边缘的病灶,形似格子,其内部的视网膜组织营养供应可能出现障碍,容易形成裂孔,从而引发视网膜脱落。囊样变性则是视网膜内出现的小囊腔,随着病情进展,囊腔可能破裂导致视网膜脱离。这种视网膜变性在有家族遗传倾向的人群中可能更为常见,同时,长期用眼过度、眼部受到外伤等因素也可能促使视网膜变性的发生和发展,进而增加视网膜脱落风险。不同年龄阶段都可能出现视网膜变性,但在中老年人中相对更为多见,可能与眼部组织的老化有关。
二、眼部外伤因素
(一)眼球顿挫伤
当眼部受到钝性物体的撞击时,如运动中被球类击中、意外被拳头打到眼部等,眼球受到顿挫力的作用,可能会导致视网膜出现裂孔、脱离等情况。顿挫伤造成的眼球瞬间变形,会使视网膜承受异常的应力,从而引发视网膜结构的损伤。不同年龄段中,儿童在玩耍时容易发生眼部顿挫伤,由于儿童眼部组织相对脆弱,受伤后发生视网膜脱落的风险较高;而成年人在从事一些高风险职业或运动时,也可能因眼部顿挫伤面临视网膜脱落的威胁。
(二)眼球穿透伤
尖锐物体刺入眼球,如被树枝戳伤、被刀具划伤等,会直接造成视网膜的损伤,破坏视网膜的完整性,导致视网膜脱落。这种外伤往往较为严重,不仅会立即损伤视网膜组织,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后续的炎症反应等,进一步加重视网膜的病变。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眼球穿透伤都是导致视网膜脱落的严重创伤因素,一旦发生,需要及时进行紧急的医疗处理,以最大程度挽救视网膜功能。
三、玻璃体牵拉因素
(一)玻璃体后脱离
随着年龄的增长,玻璃体逐渐发生液化、后脱离等变化。在玻璃体后脱离过程中,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拉作用可能导致视网膜出现裂孔。尤其是在玻璃体后脱离时,玻璃体皮质与视网膜的附着处受到牵拉,容易使视网膜出现撕裂。老年人由于玻璃体自然老化的进程,发生玻璃体后脱离的概率较高,因此相对更容易因玻璃体牵拉引发视网膜脱落。而在一些高度近视患者中,玻璃体后脱离的发生时间可能更早,程度也可能更为严重,进而增加了视网膜脱落的风险。
(二)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眼部的炎症、外伤等因素可能引发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导致玻璃体与视网膜之间形成纤维增殖膜,这些增殖膜会对视网膜产生持续的牵拉,最终导致视网膜脱落。例如,视网膜脱离手术后如果出现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就会增加视网膜再次脱落的风险。这种情况在有眼部手术史、眼部炎症病史等人群中较为常见,不同年龄阶段都可能发生,但在经历过眼部手术或有眼部炎症反复发作的患者中更为突出。



